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項政策促進罕見病藥物研發

發布時間:2024-03-04 10:04:00來源: 科技日報

  隨著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建立,罕見病的診療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台一係列罕見病相關(guan) 政策,鼓勵罕見病藥物的引進、研發和生產(chan) ,並加快罕見病藥物的注冊(ce) 審評審批,罕見病藥物在國內(nei) 的上市數量逐年提升。根據《2024中國罕見病行業(ye) 趨勢報告》,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有165種罕見病藥物上市,涉及92種罕見病。

  然而,由於(yu) 罕見病患者數量少,相關(guan) 臨(lin) 床試驗研究相對困難,治療罕見病的藥物往往價(jia) 格高昂。此外,由於(yu) 難以達到常見病用藥的銷售量,企業(ye) 研發罕見病用藥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如何進一步解決(jue) 罕見病用藥難題,讓更多罕見病有藥可醫?

  “不少罕見病藥物確實非常昂貴,很多患者根本無法承擔。一些罕見病治療難以依靠手術進行,因此用藥是治療關(guan) 鍵。”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骨科醫學中心主任、罕見病醫學中心(籌)副主任杜啟峻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近年來,將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創新機製引入罕見病用藥等舉(ju) 措,大幅改善了罕見病患者的用藥情況。

  以深圳為(wei) 例,去年推出的惠民保將7種罕見病高價(jia) 自費特效藥納入保障範圍,保障額度可達50萬(wan) 元,對罕見病治療給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治療用藥的費用可能一年需要幾百萬(wan) 元。藥物納入醫保後價(jia) 格大幅降低,疊加報銷後的價(jia) 格讓更多患者可以負擔得起藥費。”杜啟峻說。

  罕見病創新藥物的缺乏,也是患者有效治療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杜啟峻坦言,與(yu) 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病有很多藥物可以選擇不同,已經上市的罕見病藥物“能數得出來”,治療效果往往也達不到最理想的狀態。罕見病藥物研發仍存在研發周期長、經費投入高、臨(lin) 床研究開展難等問題。

  為(wei) 此,相關(guan) 部門支持醫療機構開展罕見病中心建設,跨地域開展醫療團隊間協作,共同推進罕見病診療、科研和教學等工作。在機製創新方麵,新的機製試點讓罕見病患者進一步獲得創新藥物的診療機會(hui) 。

  如“港澳藥械通”政策,通過打通進口審批、境外采購、進口通關(guan) 、貯存配送、臨(lin) 床使用等多個(ge) 環節,進一步推進急需藥械在指定醫療機構中的臨(lin) 床應用。杜啟峻介紹,這一政策不僅(jin) 讓患者用上了內(nei) 地暫時沒有上市的急需藥物,也能助力相關(guan) 臨(lin) 床試驗研究的推進,幫助更多罕見病藥物研發和上市。(記者張佳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