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火龍越舞越火

發布時間:2024-03-15 10:1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火龍越舞越火

  講述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龍舞(銅梁龍舞)重慶市級非遺(銅梁火龍)傳(chuan) 承人 李詩敏

  我屬龍,今年72歲。父親(qin) 李福舟是玩耍火龍的老藝人,我十幾歲開始就跟著他學習(xi) 耍龍技藝。以前的火龍和現在這種鐵水流星、龍身噴火不一樣。龍身是用篾條編的一個(ge) 個(ge) 圈串起來的,龍背篼裏裝著碗,裏麵是燃燒的油紙撚。那時候打的鐵水規模很小,還有竹筒打的“幹花”,氣勢遠比不上現在。

  20世紀90年代,鎮上要成立火龍隊,推選我當隊長,我思考著怎麽(me) 才能把伴隨舞龍的鐵水打得更好看。火龍的火,來自用鐵水打出的火花。我創新改造了爐子,用鼓風機代替了人力。掌握鐵水的溫度是個(ge) 技術活:溫度低了,在空中散不開;溫度高了,火焰效果又不好。隻有打出來的鐵水是亮的,才能既好看又不容易燙到人。

  燒出了合格的鐵水還不夠,打出漫天的火花才是關(guan) 鍵。對於(yu) 手藝人來說,必須掌握好節奏,配合音樂(le) ,觀察舞龍隊伍的造型變化,出手不能猶豫,這樣才能在呈現最佳效果的同時,保護好舞龍隊員不被鐵花燙傷(shang) 。這很考驗鐵水師傅和隊員之間的相互配合。

  為(wei) 了讓舞火龍從(cong) 過去粗獷的形式變為(wei) 觀賞性更強的民間藝術形式,我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在傳(chuan) 統龍舞表演藝術的基礎上,嚐試加入火流星表演。一根長繩係著兩(liang) 個(ge) 燃燒的鐵簍,裏麵的燃料是青杠炭,揮舞時要控製好力度,才能讓旋轉的弧度恰到好處。火流星表演有一定的雜耍成分,也給火龍正式出場烘托了氣氛,讓觀眾(zhong) 一下子興(xing) 奮起來。

  今年是龍年,從(cong) 春節前我就一直帶著隊伍在貴州、四川等地表演。很多年輕人看了表演後都表示想學習(xi) 舞火龍。

  過完大年,我就回到鎮裏。每天給高樓小學的學生上課,專(zhuan) 門教孩子們(men) 練習(xi) 舞龍和鐵水金花的基本功。看著娃娃們(men) 清澈的眼神,我更加堅定了信心。隻要身體(ti) 條件允許,我就會(hui) 一直教下去,把老祖宗傳(chuan) 下來的這門技藝保護好傳(chuan) 承好。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張國聖、陸健、顏維琦、李潔、張哲浩、崔誌堅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慧敏、蔡甜甜)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5日 07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