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更有文化味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夜經濟更有文化味
本報駐安徽記者 孔令暉
隨著2023年安徽合肥“新糧倉(cang) ”文創綜合體(ti) 改造項目的啟動,具有30年曆史的安徽省機械化糧庫將蝶變升級為(wei) 集餐飲、潮玩、運動、藝術眾(zhong) 創等於(yu) 一體(ti) 的多元融合空間,也將成為(wei) 合肥市蜀山區夜間文旅消費的新地標。
近年來,蜀山區充分發掘夜間文旅資源,著力培育“夜秀、夜食、夜市、夜遊、夜宿”五大主題文旅消費場景,通過將傳(chuan) 統文化與(yu) 夜間休閑消費深度融合,營造夜間文旅消費氛圍,助推新型消費發展,激發城市活力。
按照蜀山區“十四五”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規劃,該區將實施夜間文旅項目16個(ge) 、謀劃相關(guan) 項目8個(ge) ,力爭(zheng) 到2025年打造3個(ge) 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目前,金大地東(dong) 西街、海卉花市、清溪小鎮、大象哆藝術街區等特色文旅場所共計投入5000萬(wan) 元增加標識亮化、完善配套設施,進一步突出夜間景觀設計,積極培育夜間消費氛圍。
“在業(ye) 態方麵,我們(men) 強化多元開發,提升豐(feng) 富度。”蜀山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李正珊介紹。2023年以來,蜀山區“夜秀”活動精彩紛呈,合肥奧體(ti) 中心、合肥大劇院作為(wei) 文化地標,共舉(ju) 辦大型演唱會(hui) 12場、文旅演出200餘(yu) 場,接待觀眾(zhong) 80餘(yu) 萬(wan) 人次,綜合收入突破15億(yi) 元,帶動了合肥夜間演藝經濟增長。蜀山區的多個(ge) “深夜食堂”也開門迎客,政府部門先後投入2億(yi) 元重點改造官亭路小吃街、貴池路食尚街等特色美食街區,延續街區曆史記憶,提升整體(ti) 營商及遊覽環境。
今年春節,徽州年味飄到了合肥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金大地東(dong) 西街,街頭的創意徽州年味會(hui) 客廳“出圈”,具有徽州特色和新穎創意的年貨好物紛紛亮相,引來遊人“嚐鮮”。為(wei) 讓街區消費更有文化味,蜀山區打造周末文化創意集市,吸引社會(hui) 力量尤其是年輕群體(ti) 積極參與(yu) ,建成集藝術、創意、時尚、休閑、娛樂(le) 於(yu) 一體(ti) 的周末集市,成為(wei) 蜀山新的人氣聚集地。
如今,夜遊蜀山的遊客越來越多,天鵝湖文化商務區、三裏庵商圈、西七裏塘商圈等五大商圈遊人如織;“天鵝湖燈光秀”“合肥三件套”等亮化景觀新穎別致,吸引夜間客流。在夜遊經濟加持下,今年春節假期,蜀山區累計接待遊客122.4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4.51%,實現旅遊收入7.956億(yi) 元,同比增長55.09%。蜀山區還重點打造符合個(ge) 性消費需求的“夜宿”產(chan) 品,即在小嶺南片區發展精品特色民宿,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目前,小嶺南已建成大麥季、四季民宿、稻香豐(feng) 年等5家精品民宿,年營收達1000餘(yu) 萬(wan) 元,有效帶動了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審批時限從(cong) 過去的7天至10天縮短到1天至3天,大大提升了辦事效率。”當地一家脫口秀場所的經營者感慨。在蜀山區,夜經濟發展有了更健全的製度保障,當地建立了審批綠色通道,優(you) 化簡化夜間文旅活動審批流程,高效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和“證照分離”改革,市場滿意度日益提升。
“我們(men) 還積極做好文旅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目前已成立蜀山區文化旅遊信用消費服務聯盟,開展信用宣傳(chuan) 教育及培訓活動,鼓勵聯盟成員提供優(you) 質信用消費場景,不斷優(you) 化信用發展環境。”李正珊介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