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樂之春”再盛放
3月31日晚,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國樂(le) 之春”以一場特別策劃的音樂(le) 會(hui) 拉開大幕,5位知名指揮同台執棒,7部風格各異、氣勢非凡的民族管弦樂(le) 佳作輪番奏響,給觀眾(zhong) 帶來了一個(ge) 絢麗(li) 多姿的“國樂(le) 之夜”。
經數千年傳(chuan) 承發展,源自中華大地的樂(le) 音在海內(nei) 外擁有了不同的指稱——“民樂(le) ”“國樂(le) ”“華樂(le) ”“中樂(le) ”,這些名稱的背後是中華民族音樂(le) 不曾中斷的血脈相連。2022年,國家大劇院在“交響樂(le) 之春”品牌舉(ju) 辦了14年後,推出首屆“國樂(le) 之春”,吹響了首個(ge) 屬於(yu) 國樂(le) 的集結號,國內(nei) 國樂(le) 團體(ti) 歡聚於(yu) 此,發出屬於(yu) 中華民族音樂(le) 的最強音。
在本屆“國樂(le) 之春”開幕音樂(le) 會(hui) 中,劉沙、劉江濱、彭家鵬、閻惠昌、葉聰等5位履曆遍及海內(nei) 外知名國樂(le) 團體(ti) 的指揮家首度同台。他們(men) 依次執棒中央民族樂(le) 團,以7部民族管弦樂(le) 力作與(yu) 新作,奏響了本屆“國樂(le) 之春”的序章,不僅(jin) 體(ti) 現了本屆“國樂(le) 之春”的主題“樂(le) 聚八方”,也讓觀眾(zhong) 感受到了國樂(le) 的豐(feng) 富多元和博大精深。
當晚的音樂(le) 會(hui) 以青年作曲家李博禪創作的民族管弦樂(le) 《初心》開場,這首作品最早是為(wei) 二胡協奏曲創作的,本次演出也是這部作品改編成大型民族管弦樂(le) 之後的首演。中央民族樂(le) 團首席指揮劉沙執棒樂(le) 團詮釋了從(cong) 涓涓細流匯聚成磅礴大河的“初心”曆程。
音樂(le) 會(hui) 上另一首首演作品是由閻惠昌創作的民族管弦樂(le) 《歡聚》。作為(wei) 這部作品的作曲家兼指揮,閻惠昌介紹了選擇演出這部作品的原因:“我學生時代去海南島采風,積累了很多素材,前幾年我重新把這些素材拿出來創作了組曲《海南風情》。這部組曲的第三個(ge) 樂(le) 章《歡聚》非常適合本場音樂(le) 會(hui) ,所以我單獨將這個(ge) 樂(le) 章拿出來呈現給大家,借此表達今天歡聚在國家大劇院的喜悅之情。”
除了這兩(liang) 部作品之外,當晚,來自不同地域的指揮家,為(wei) 這場音樂(le) 會(hui) 帶來了風格各異的音樂(le) 。來自寶島台灣的指揮家劉江濱帶來了民族管弦樂(le) 《山西印象》中的《繡樓相思》和《走西口》,《山西印象》在台灣上演過多次,這兩(liang) 個(ge) 樂(le) 章用纏綿委婉的音調、強烈的戲劇張力,表現了閨閣兒(er) 女切切情思以及晉商先賢開拓進取的精神;指揮家彭家鵬帶來了他在澳門中樂(le) 團時委約的《澳門隨想曲》,張弛有度的筆法,表現了澳門回歸祖國後多元文化和諧共融的景象;新加坡華樂(le) 團榮譽指揮葉聰則上演了頗有南洋風味的《天網》,展現出東(dong) 西文明的相互影響和交融。
多首作品過後,音樂(le) 會(hui) 走到尾聲。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象征著美好團圓的《花好月圓》響起,5位指揮家接棒指揮,將音樂(le) 會(hui) 推向了高潮。
據了解,即日起到4月27日,15支優(you) 秀樂(le) 團將在國家大劇院與(yu) 北京藝術中心陸續帶來19場高水平的民族音樂(le) 會(hui) 。作為(wei) “國樂(le) 之春”的發起單位之一,中央民族樂(le) 團已經為(wei) 第二屆“國樂(le) 之春”準備了2年。中央民族樂(le) 團團長、琵琶演奏家趙聰表示:“第二屆‘國樂(le) 之春’已經完全超越了第一屆的陣容,可以說是一種井噴式的發展。近兩(liang) 年,大家也看到國樂(le) 的發展更加欣欣向榮,希望以後可以借助‘國樂(le) 之春’的平台吸引世界各國更多的音樂(le) 家前來,參與(yu) 演出。”
據趙聰介紹,4月27日第二屆“國樂(le) 之春”的閉幕音樂(le) 會(hui) 上,中央民族樂(le) 團將延續以單項樂(le) 器為(wei) 主題的創意策劃,讓傳(chuan) 承千年的古琴成為(wei) 主角,中央民族樂(le) 團將攜手中國老、中、青、少四代古琴人首次齊聚舞台,“九霄環佩”等曆代傳(chuan) 世名琴以及當代斫琴家複原製作的故宮曆代藏琴,也將首次在舞台集中亮相,以古韻悠悠的經典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展現國樂(le) 人對傳(chuan) 統的尊重、對創新的追求。(鄭 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