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證能“掃碼驗真”?要終端和源頭兩手抓
作者:守一
電工作業(ye) 、焊接與(yu) 熱切割、高處作業(ye) 、製冷與(yu) 空調作業(ye) 、煤礦安全作業(ye) 等,屬於(yu) 特種作業(ye) 。因為(wei) 具有一定的專(zhuan) 業(ye) 性和危險性,所以按照國家規定,從(cong) 業(ye) 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ye) 。但據央視調查,由於(yu) 利益驅使,特種作業(ye) 證製假售假等亂(luan) 象也屢有發生。
從(cong) 央視的調查報道來看,特種作業(ye) 證相關(guan) 的黑色產(chan) 業(ye) 鏈已經非常成熟。掃描某些假證的二維碼,能夠打開一個(ge) 假的官方網站,假證上發證機關(guan) 名稱、有效期、工種信息一應俱全。這種假證不要說能蒙蔽外行人,執法人員稍不留神,都可能被蒙混過去。因為(wei) 假網站看起來幾乎和官方網站一樣。
從(cong) 假網站到假證,整個(ge) 造假鏈條雖然看起來比較完備,但不法分子賭的還是執法環節的疏漏。隻要執法人員加強執法力度,通過應急部官方網站或者國家安全生產(chan) 考試平台一一核實證件,這些假證就無所遁形。也就是說,假證假網站,更多隻能用來欺騙不懂行的人,遇到認真負責的執法人員,其實騙局是很容易揭穿的。
比如北京的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中通過掃碼假證發現了假官網、查出了假證件,進而展開大範圍調查,有效打擊了整個(ge) 黑色產(chan) 業(ye) 鏈。但因為(wei) 特種作業(ye) 工資待遇相對優(you) 厚,證件“含金量”高,在龐大的現實需求麵前,也就決(jue) 定了執法不可能一蹴而就。打掉某個(ge) 犯罪團夥(huo) ,也不代表就能一勞永逸。隻有持續強化市場終端執法,監管部門一旦發現蛛絲(si) 馬跡,就順藤摸瓜,肅清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這樣才會(hui) 遏製某些不法分子的僥(jiao) 幸心理。
除了終端的倒查之外,證件源頭上的治理也不能鬆懈。正如執法人員分析的,除了這些“真的假證”之外,還有同樣可怕的“假的真證”。即某些特種作業(ye) 人員雖然通過培訓拿到了真的證件,但因為(wei) 培訓是“走過場”,工人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和安全意識沒有得到提升,因此拿了證也並不專(zhuan) 業(ye) 。這種“假的真證”,危害性可能比“真的假證”還大。因為(wei) 在發生致命事故之前,再嚴(yan) 格的執法也不能消除人員隱患,誰會(hui) 懷疑一個(ge) 取得官方證件的人呢?
對這樣的隱患,唯有在源頭上加強對安全生產(chan) 培訓機構的監督,通過鼓勵舉(ju) 報、提高抽查頻次等方式,對這些機構的日常培訓和發證環節加強監督,倒逼這些機構從(cong) 嚴(yan) 把關(guan) ,守土有責。近些年不少地方都發生過因違法違規作業(ye) 釀成的事故,從(cong) 業(ye) 人員拿著假證或無證上崗,是導致悲劇的重要原因。針對這些血的教訓,必須多加反思,有針對性地堵上安全漏洞。
在媒體(ti) 報道中,一個(ge) 假網站就有超過1.9萬(wan) 人購買(mai) 了假證,施工工種涵蓋電氣焊、高空作業(ye) 、起重、信號等39種高風險作業(ye) 。這些人員去了崗位,就等於(yu) 埋下安全隱患,讓人後怕。為(wei) 避免更多悲劇發生,從(cong) 源頭和終端發力監管刻不容緩。(守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