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手電筒”逐步暢銷全球,底氣何來?
新華社寧波4月11日電 題:一支“手電筒”逐步暢銷全球,底氣何來?
新華社記者顧小立、朱涵
一支小小的“手電筒”,除了可以照明,還可以做什麽(me) ?
走進位於(yu)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的西店鎮,該鎮900餘(yu) 家以手電筒為(wei) 主導產(chan) 品的企業(ye) ,在實際生產(chan) 研發中給出了這個(ge) 問題的答案:自帶太陽能電板,手電筒可以為(wei) 手機提供臨(lin) 時電源;安裝驅蚊裝置,手電筒可以讓人在野外露營時少受蚊蟲之苦;遇到緊急情況,手電筒還可以實現“一鍵求救”……
“即便隻是最普通的照明功能,我們(men) 的手電筒也可以追求‘極致’。”位於(yu) 西店鎮的寧海一森日用品有限公司開發部主管馮(feng) 養(yang) 堅說,在沒有遮擋物的情況下,他們(men) 一款新型手電筒的照明距離可以超過5700米,在性能上大幅領先市場同類產(chan) 品。
數據顯示,西店鎮是目前國內(nei) 最大的手電筒生產(chan) 基地之一,該鎮手電筒產(chan) 品的年產(chan) 值達到80億(yi) 元,產(chan) 品遠銷歐美、東(dong) 南亞(ya) 等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西店出品”的移動照明燈具已在全球行業(ye) 市場中占據重要份額。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店手電筒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曾經曆困惑和陣痛。”西店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應華挺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西店鎮手電筒走的主要是“以量取勝”之路。“當時的手電筒生產(chan) 可以用三個(ge) ‘低’概括:技術含量低,生產(chan) 門檻低,產(chan) 品利潤低。”
顯然,這樣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近幾年來,不少手電筒生產(chan) 企業(ye) 著力加大研發力度,深入開展智能化技改工作,將注意力集中到中高端手電筒及移動照明產(chan) 品開發上。“過去,大家會(hui) 去比誰的手電筒價(jia) 格更低;現在,大家比的是誰的手電筒創新更強。”應華挺說。
馮(feng) 養(yang) 堅說,為(wei) 了讓新款手電筒的照明性能達到最優(you) ,他們(men) 專(zhuan) 門組建了產(chan) 品研發小組,專(zhuan) 攻電路結構設計中的難點,“不做到最好誓不罷休”。產(chan) 品上市前,他們(men) 也做了多項性能測試。“現在,我們(men) 生產(chan) 的150多款‘頂流’手電筒申請了100多項專(zhuan) 利。”馮(feng) 養(yang) 堅說。
有了好產(chan) 品,還要多渠道開拓優(you) 質市場。同樣位於(yu) 西店鎮的寧波協生照明工業(ye) 有限公司,在手電筒銷售實踐中探索了“兩(liang) 個(ge) 並行”戰略:線下實體(ti) 與(yu) 線上電商銷售並行、國內(nei) 與(yu) 國外市場拓展並行。一則在抖音平台發布的短視頻,曾讓公司的手電筒在短短一周的時間裏賣掉了近500支,在年輕客戶群體(ti) 裏打響了品牌知名度。
寧波協生照明工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永強說,他們(men) 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積極開發適銷對路的產(chan) 品。“例如,由於(yu) 產(chan) 品充分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中東(dong) 地區的客戶就對我們(men) 自帶太陽能電板的手電筒很感興(xing) 趣。”
不少西店鎮手電筒生產(chan) 企業(ye) 認為(wei) ,加強企業(ye) 標準化體(ti) 係建設,從(cong) 占領行業(ye) 市場的“製高點”,到不斷掌握行業(ye) 發展的“話語權”,是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2017年,寧海縣手電筒行業(ye) 協會(hui) 成立。通過製定LED手電筒團體(ti) 標準等係列行業(ye) 規範,“西店手電筒”的品牌效應得到進一步增強。
應華挺說,未來當地將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育強創新主體(ti) 、提升平台能級、強化優(you) 勢資源聚集,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以手電筒產(chan) 品為(wei) 代表的傳(chuan) 統製造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良好條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