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觀點|一號難求的“學習困難”門診 真能讓孩子一舉變“學霸”?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道,近日,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心理科的“學習(xi) 困難”專(zhuan) 科門診受到廣泛討論,目前該門診預約可謂一號難求。那麽(me) ,什麽(me) 樣的孩子才能算作“學習(xi) 困難”?相關(guan) 治療真的能讓“學習(xi) 困難”的孩子一舉(ju) 變成“學霸”嗎?一味依賴醫生解決(jue) “學習(xi) 困難”,又是否會(hui) 忽視學校、家庭和社會(hui) 的深層問題?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對話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心理科主任朱大倩、學習(xi) 治療創始人宋少衛、家庭教育研究者徐智明,聊透這火爆的“學習(xi) 困難”專(zhuan) 科門診。
“學習(xi) 困難”原因多樣,治療能恢複部分孩子學習(xi) 能力
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心理科開設“學習(xi) 困難”專(zhuan) 科診室已近三年,對於(yu) 近日“學習(xi) 困難”門診突然火爆,該醫院心理科主任朱大倩直言:“一方麵可能加深‘學習(xi) 困難’孩子的病恥感,使他們(men) 不願意看門診,另一方麵會(hui) 使本沒有問題的孩子擠占有用的資源。”
那麽(me) ,如何判斷孩子存在“學習(xi) 困難”?朱大倩指出,“學習(xi) 困難”並非醫學術語,而是指一個(ge) “結局”,需要通過專(zhuan) 業(ye) 流程判斷它是值得擔心的醫療問題,還是家長老師的過度焦慮。“我們(men) 會(hui) 通過跟家庭訪談了解孩子發育裏程碑是不是達到、家庭和學校的配合度怎樣,了解‘學習(xi) 困難’持續的時間,以及對孩子的功能造成了多大影響……如果是值得擔心的疾病問題,還要做核磁共振、腦電圖、神經心理的標準化測驗等。”
對於(yu) “‘學習(xi) 困難’門診能讓孩子從(cong) 學渣一舉(ju) 躋身學霸”的傳(chuan) 言,朱大倩表示“要看到底是什麽(me) 原因導致的‘學習(xi) 困難’”。她解釋道:“如果孩子本身學習(xi) 能力沒有問題,是心理精神障礙導致的‘學習(xi) 困難’,我們(men) 幫助他解除了情緒方麵的問題後,本來的學習(xi) 能力就恢複了,學習(xi) 自然而然就會(hui) 好。另外,如果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智力水平是在正常範圍內(nei) ,大概70%的孩子都能受益於(yu) 藥物治療,注意力集中了,學習(xi) 也會(hui) 變好。”
談及“學習(xi) 困難”門診如何幫助更多有這方麵需求的孩子,朱大倩認為(wei) 關(guan) 鍵是“慢慢把這個(ge) 學科擴張開來”,比如:和學術研究機構彼此交流學習(xi) 、深入小學建立醫教合作關(guan) 係。“但有一些家長始終認為(wei) 孩子有能力隻是‘不願意’,不接受孩子是‘不能夠’,因此對孩子打罵批評。”朱大倩補充道,“這個(ge) 是最困難的事情。”
“學習(xi) 困難”需醫教協同,分步驟作業(ye) 、百科閱讀等可提升學習(xi) 能力
“學習(xi) 困難”不僅(jin) 是一個(ge) 醫學問題,而且關(guan) 乎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家庭教育研究者、快書(shu) 包創始人徐智明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現學習(xi) 上的問題,可能不是因為(wei) 解決(jue) 不了的病理性因素,更多的是內(nei) 驅力或者學習(xi) 能力的問題。但很多家長會(hui) 通過診斷把它往病理上靠,這樣就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了。”青少年學習(xi) 心理專(zhuan) 家、學習(xi) 治療創始人、清華大學心理學係學習(xi) 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宋少衛的研究生專(zhuan) 業(ye) 就是“學習(xi) 困難”,他讚同“醫教協同”是大勢所趨,但指出要避免“過度標簽化”。
宋少衛從(cong) 2003年開始提出了“學習(xi) 治療”概念,指出可以通過對孩子“學習(xi) 係統”的訓練和調整來進行“學習(xi) 困難”的治療。他和團隊為(wei) 有“學習(xi) 困難”的30名孩子做過集體(ti) 的調整訓練,通過布置分步驟作業(ye) 逐步培養(yang) 孩子的信息收集、原理應用等能力。例如,a作業(ye) 隻需將所有已知條件收集齊全,b作業(ye) 是在此基礎上思考這道題所用的原理,隻有完成a作業(ye) 才能去做b作業(ye) ,隻有完成a、b作業(ye) 才能做c作業(ye) ……一個(ge) 學年後,這個(ge) 班從(cong) 學生全校倒數30名變成了排名第一的班級。
徐智明通過和大量家庭的交流,歸納出許多孩子是“讀不懂題”“讀錯題”導致的“學習(xi) 困難”,而這些家庭無一例外都是在做“親(qin) 子共讀”。他提示,給孩子念書(shu) 、講書(shu) 隻片麵地鍛煉了孩子“聽”的能力,應該“在小的時候大量引入百科閱讀,鍛煉精準信息的識別能力、各種文本符號的閱讀能力”,這樣在課業(ye) 學習(xi) 上的問題就會(hui) 比較少。
不可濫用門診診斷,盲目給孩子貼上“學習(xi) 困難”的標簽
隨著學習(xi) 成績越來越成為(wei) 評判孩子成長的重要指標,“學習(xi) 困難”門診被一些家長視作能“畢其功於(yu) 一役”的不二法門,但徐智明認為(wei) 它“有點被濫用”,他表示,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xi) 預判特別高,當孩子出現一點點學習(xi) 上的遲緩或不適應時就帶孩子去做診斷。“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漸進的爬坡過程,還是應該在孩子的學習(xi) 能力、內(nei) 驅力、自主性上多下功夫,父母們(men) 要多承擔起自己該盡的責任。”
宋少衛從(cong) 科學的角度作了闡釋,認為(wei) 家長不要盲目地下結論:“量表篩查很多都是家長和孩子憑主觀填的,而且給孩子貼標簽可能產(chan) 生心理上的負麵影響。即使孩子學習(xi) 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家長也要能科學地去理解,比如寫(xie) 反字的孩子恰恰進化程度更高、知覺恒常性更穩定。”
監製丨郭靜
記者丨楊昶 楊靜
編輯丨劉紅偉(wei) 劉曉琛 錢泊均 季雅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