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互聯網+”賣大桃 村民直播帶貨創收

發布時間:2022-10-20 08:22:00來源: 新京報

  大桃攬收點裏,果農(nong) (左)正搬運剛摘下來的鮮桃,她的丈夫(右)拍照後發給客戶。

  69歲的王進才是平穀區大華山鎮大華山村一位資深桃農(nong) ,他守望著大華山腳下的桃林,一守就是幾十年。以前,大桃成熟下樹的時候,王進才和當地很多桃農(nong) 一樣,天沒亮就起床,戴著頭燈到地裏摘桃,然後拉到附近的大桃市場上去賣,一早能賣上好價(jia) 錢,等到天快黑了,大桃就搓堆兒(er) 便宜賣,價(jia) 格不由桃農(nong) 做主。

  現在,平穀區興(xing) 起了機械化種植,發展起了“互聯網+大桃”,像王進才這樣的桃農(nong) ,不用再為(wei) 大桃種植、銷售擔心。大桃的品質更好了,銷售渠道打開了,桃農(nong) 的日子跟著紅火了。

  王進才

  居住地:平穀區大華山鎮大華山村

  居住時長:69年

  談變化:隨著平穀“互聯網+大桃”、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桃農(nong) 告別了傳(chuan) 統種植模式,社會(hui) 化服務試點、電商銷售的興(xing) 起,讓平穀大桃的品牌越擦越亮。

  69歲桃農(nong) 自己設計新家園

  春有桃花海,夏有大桃香。平穀區大華山鎮是平穀大桃的發源地,也是平穀大桃的主產(chan) 區。大華山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桃園,王進才家也不例外。

  推開王進才家的大門,一個(ge) 幹淨別致的農(nong) 村小院出現在眼前,從(cong) 房子的架構、房間的設計到裏麵陳設的家具都是王進才一手設計的。今年69歲的王進才上有一位年過九旬的父親(qin) ,下有幾歲的孫女、外孫,四世同堂。“家裏人越來越多,總感覺老房子不夠住了。”兩(liang) 年前,王進才決(jue) 定翻蓋家裏的老院子。

  “九口人,九個(ge) 房間,每個(ge) 房間都配備一個(ge) 衛生間,這樣大家住著才舒服。陽光最好、最寬敞的一間留給我九十多歲的老父親(qin) 住。”王進才找來工人,推倒了住了幾十年的老院子,開始按照最初的設想蓋起了他理想中的家。幾個(ge) 月後,一個(ge) 嶄新的農(nong) 村小院建成了,兒(er) 女幫忙添置了木質家具和大牌家電。

  推開後門,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桃林裏,一棵棵新栽種不久的小桃樹已經一人多高。“這是家裏的後花園。”王進才開玩笑說,他種了大半輩子的桃,大部分的青春歲月都是在桃林裏度過的,所以在修建新房子的時候,專(zhuan) 門留了一個(ge) 後門。好像隻有隨時看著家門口兒(er) 的青山和大桃,心裏才踏實,才舒暢。

  鋤草、施肥等種植環節實現機械化

  9月底,大桃銷售接近尾聲,但王進才偶爾還是會(hui) 到桃林裏轉轉。

  “以前大桃下樹的時候,淩晨三四點就起床,戴著頭燈,一家老小齊上陣到地裏摘桃。”王進才向記者講述起了過去的種桃生活,“那會(hui) 兒(er) 大桃摘完了,得自己裝到籮筐裏,然後搬到地頭的三輪車裏,騎著車到市場去賣。賣桃那叫一個(ge) 難。”

  王進才的桃園距離附近的平穀大桃市場有六公裏路,從(cong) 摘桃到把幾籮筐大桃搬運到市場,就已經耗掉一大半體(ti) 力。但是,新鮮的大桃可不等人,早晨到中午是大桃市場最熱鬧的時候,也是大桃生意最紅火的時候,過了中午,大桃的價(jia) 格就開始走低,“到了晚上,給錢就賣。”那時候,王進才從(cong) 早上開始就得跟時間賽跑,隻有把剛下樹的大桃整齊地擺在了大桃市場的攤位上,坐在馬紮上開始吆喝大桃,心裏才算踏實。

  “現在不一樣了,從(cong) 種桃環節就輕鬆了不少。”小型農(nong) 機開進了田間地頭,鋤草、施肥等種植管理環節實現了機械化。對於(yu) 桃農(nong) 來說,可以集中更多精力挑選品種,精細化管理,保證大桃的品質。賣桃也不像以前那樣費勁了,“互聯網+大桃”發展起來了,哪位客戶要多少桃,王進才提早在手機上就能知道。根據訂單需求,隨時到地裏摘桃,村口的快遞點位隨時可以發貨。

  王進才當年常去的大桃市場依舊保留著,隻是幾經升級後,市場的麵積更大了,環境更好了,管理更規範了。不少市民專(zhuan) 門從(cong) 北京市區驅車到這裏來買(mai) 桃。“這裏的桃新鮮,能嚐嚐,好吃再買(mai) ,也不貴。”現場一位市民表示。大桃市場的旁邊就是大型的物流中轉站,路過的顧客可以現場把桃拉走,也可以現場下單,直接走快遞派送到家。

  平穀大桃批量成熟的時候,依舊能在大桃市場上看到不少桃農(nong) 在賣桃,生意也依舊紅火,不同的是,每個(ge) 攤位前都擺放著一個(ge) 二維碼或是短視頻平台直播間的賬號。“加個(ge) 好友,好吃您再來。直播間裏也能直接下單,品質不變,優(you) 惠更多。”一位桃農(nong) 說。

  社會(hui) 化服務緩解桃農(nong) 老齡化問題

  生活中的王進才喜歡寫(xie) 作,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點滴變化,以及大桃種植、管理、銷售的變遷。2001年,他以平穀區鎮羅營鎮桃園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淑環為(wei) 原型創作的小評戲《大桃熟了》,歌頌農(nong) 村幹部舍小家,為(wei) 大家,一心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無私奉獻精神,獲得北京市小戲調演二等獎。2002年,他創作的小京劇《大桃又熟了》,緊扣時代脈搏,宣傳(chuan) 新型農(nong) 民經濟合作組織的新思路、新觀念,榮獲原文化部群星獎銀質獎。他書(shu) 寫(xie) 的新春聯“王母聞異香驚問何方鮮果,嫦娥揮玉手笑指平穀大桃”在桃鄉(xiang) 廣為(wei) 應用。

  眼下,因為(wei) 年歲漸高,孩子們(men) 總是擔心他的身體(ti) ,時常勸說王進才把家裏的桃樹流轉出去,踏實地享受晚年生活。

  考慮到越來越多的桃農(nong) 麵臨(lin) 和王進才一樣的老齡化問題,作為(wei) 平穀大桃的主產(chan) 區,近年來,大華山鎮不斷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在全鎮範圍內(nei) 開展社會(hui) 化服務工作,構建了8個(ge) 社會(hui) 化服務試點,通過“村級黨(dang) 建引領+基層黨(dang) 建帶動+服務企業(ye) 具體(ti) 落實”的發展模式,不斷以村級組織為(wei) 核心進一步推動大桃全產(chan) 業(ye) 鏈形成。2020年之前,大華山鎮的大桃畝(mu) 產(chan) 6000斤,這兩(liang) 年通過社會(hui) 化服務,不斷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為(wei) 果農(nong) 統一高標準進行果樹修剪、果實套袋、機械作業(ye) 和果品產(chan) 後銷售,現在畝(mu) 產(chan) 可達8000斤。

  進入大華山鎮的社會(hui) 化服務試點,可以看到改建後的桃園整齊有序、林距寬闊。“現在年齡大了,孩子們(men) 都在外邊上班,家裏的桃園好多活忙不過來,還好政府推出了社會(hui) 化服務的項目,解決(jue) 了我們(men) 這些上歲數桃農(nong) 的燃眉之急,而且有了專(zhuan) 業(ye) 化的管控,大桃產(chan) 量也比以往提高了不少。”大華山鎮小峪子村薛大爺說。

  “互聯網+”讓好桃賣上好價(jia)

  作為(wei) 平穀區的大桃銷售主產(chan) 區,一直以來,“好桃賣好價(jia) ,富民促振興(xing) ”都是大華山鎮全力推動大桃產(chan) 業(ye)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華山鎮堅持以黨(dang) 建引領,發展大桃產(chan) 業(ye) 。抓品質、擦亮大桃品牌,拓寬產(chan) 品銷路,讓更多的平穀大桃走出深山,走向全國。

  就像王進才說的,前些年,村裏的年輕人陸續走出了家門,到外麵闖蕩。這兩(liang) 年,村裏、鎮裏都在變化、發展,回鄉(xiang) 創業(ye) 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年輕人有知識、有技術,手把手教我們(men) 電商銷售。”

  記者了解到,大華山鎮依托“互聯網+”工程,充分利用已建的電商中心和網紅直播廳,開展大桃直播銷售。早在2017年,大華山鎮便成立了平穀區首家電商學校,經過五年的發展,微電商數量已從(cong) 當初的寥寥無幾增至2021年的近3000個(ge) ,而大華山全民電商的熱潮也愈演愈烈。借助電商熱潮,滿足居民“嚐鮮”需求,讓“樹熟桃”一鍵“從(cong) 樹尖到舌尖”,“好吃就要看得見”也成為(wei) 大華山鎮大桃電商直播的目標。

  為(wei) 進一步保障大桃銷售的順利進行,鎮裏還聯合京東(dong) 、順豐(feng) 、郵政等各大物流公司,增設了50餘(yu) 個(ge) 快遞攬收點。通過“鎮企聯建”,與(yu) 各大商超、社區、學校等積極對接,通過分級分類銷售,打破了傳(chuan) 統銷售帶來的“低價(jia) 魔咒”。

  基層黨(dang) 組織也是保障大桃產(chan) 業(ye) 順利發展的重要源泉。這幾年,大華山鎮利用基層村級黨(dang) 組織陣地作用,在每村至少建立了一個(ge) 村級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對接郵政等大型國企,將大桃銷售主陣地建在“村委會(hui) ”上。通過築牢各村黨(dang) 支部小支點,不斷凝聚合力,提升村級組織化水平,為(wei) 大桃銷售提供組織基礎。2021年,僅(jin) 通過村集體(ti) 實現商超對接1000餘(yu) 萬(wan) 斤,其中前北宮村華老頭合作社幫助300餘(yu) 戶村民銷售大桃200餘(yu) 萬(wan) 斤。

  同時,鎮裏還將“黨(dang) 小組建在產(chan) 業(ye) 鏈上”,創新打造了“企業(ye) +基地+農(nong) 戶”訂單農(nong) 業(ye) 模式,積極與(yu) 新發地市場等單位進行合作。2021年,17家經營實體(ti) 入駐新發地市場,實現銷售112.1萬(wan) 斤;通過與(yu) 郵政對接銷售額達300萬(wan) 元。

  多年的沉澱與(yu) 積累,讓大華山鎮的大桃產(chan) 業(ye) 走上發展快車道。目前,大華山鎮擁有白桃、黃桃、油桃、蟠桃4大係列218個(ge) 品種,種植麵積高達3.2萬(wan) 畝(mu) ,創下大桃種植麵積第一、大桃總產(chan) 量第一、大桃品種數量第一、大桃總收入第一等北京鄉(xiang) 鎮級多項第一。2021年,累計銷售大桃1.05億(yi) 斤,同比增長10.5%。

  大華山鎮大桃產(chan) 業(ye) 的蝶變故事隻是平穀農(nong)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當前,平穀區正在加快以“農(nong) 業(ye) 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閑新時尚”為(wei) 核心的高大尚平穀建設,並努力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方麵走在前列,通過建設“未來果園”、104個(ge) “平穀國桃”種植標準示範園,將智能檢測、無人係統、數據分析、花果管理等科技創新手段運用到整個(ge) 大桃生長季節,用科技引領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

  在平穀,很多像王進才一樣的桃農(nong) ,都在感受著家鄉(xiang) 的變化。王進才計劃著,來年把家裏的幾十棵老桃樹砍了,重新種上黃油桃、紐扣蟠桃等新品種,“以前桃農(nong) 種什麽(me) ,市場賣什麽(me) 。現在市場需要什麽(me) ,大家夥(huo) 喜歡什麽(me) ,我們(men) 就種什麽(me) 。”

  王進才說,等到有一天,實在幹不動了,他也享受一下村裏的“社會(hui) 化服務”,把家裏的桃園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管理。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