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30日新增本土“16+8”,含4例社會麵篩查人員
據北京衛健委通報,10月30日0時至24時,新增16例本土確診病例和8例無症狀感染者(含2例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其中13例已通報),18例隔離觀察人員、4例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6例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26例,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11例。
本土病例
確診病例1:現住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96號,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2:現住朝陽區世奧國際中心,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3:現住朝陽區國美第一城2號院,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4:現住朝陽區華貿城7號院,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5:現住豐(feng) 台區久敬佳園三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6: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7:現住平穀區平翔東(dong) 園小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8:現住密雲(yun) 區瀾茵山二期,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9:現住密雲(yun) 區通用博園小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10:現住平穀區上紙寨村,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11:現住平穀區魯各莊大街北巷,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12:現住密雲(yun) 區賓陽西裏社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13、14:現住密雲(yun) 區行宮南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無症狀感染者1:現住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96號,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2:現住大興(xing) 區旭輝禦府小區,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3:現住平穀區山東(dong) 莊村,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4:現住平穀區金鄉(xiang) 西小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5:現住通州區辛屯小區,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6、7:現住通州區辛屯小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8:現住密雲(yun) 區通用博園小區,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10月30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
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1:中國籍,10月27日從(cong) 法國到達北京首都機場,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2:中國籍,10月26日從(cong) 中國台灣到達北京首都機場,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10月30日診斷為(wei) 確診病例。
上述病例均已轉至定點醫院,已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按要求落實管控措施。
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人員要嚴(yan) 格遵守各項防疫規定,集中隔離人員如隔離期間所在隔離點出現陽性病例,解除隔離後7日內(nei) 不聚餐、不聚會(hui) 、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及其同住人員,嚴(yan) 格居家,足不出戶,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等症狀,不自行購藥服藥,立即報告社區並配合相應管控措施。
進返京人員要嚴(yan) 格執行進返京防疫政策,主動向社區、單位、賓館等相關(guan) 部門報備,抵京後進行3天2檢,抵京24小時內(nei) 完成一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後、72小時內(nei) 完成第二次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7日內(nei) 不聚餐、不聚會(hui) 、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進入社區(村)、市場商超、文娛健身等公共場所配合掃碼測溫、查驗72小時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