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誌願,怎樣看待專業“冷熱”
光明日報記者 楊颯
2023年高考結束,考生們(men) 即將進入同樣緊張的填報誌願環節。記者調研發現,考生對熱門專(zhuan) 業(ye) 仍跟風追捧、冷門專(zhuan) 業(ye) 卻無人問津的情況時有發生。當高校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的步伐逐漸加速,當下所謂的冷門、熱門專(zhuan) 業(ye) 是否還應成為(wei) 高考誌願填報的參考標準?光明日報邀請專(zhuan) 家學者一起談談。
經過優(you) 化改革而出現的新學科專(zhuan) 業(ye) ,不能簡單用“好”或“熱門”去定義(yi)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優(you) 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zhuan) 業(ye) 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學科專(zhuan) 業(ye) ,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學科專(zhuan) 業(ye) 。
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中出現的新專(zhuan) 業(ye) 是否都是“好”專(zhuan) 業(ye) ?是否會(hui) 出現這些新專(zhuan) 業(ye) 成為(wei) 新的熱門專(zhuan) 業(ye) ,而以往的熱門專(zhuan) 業(ye) 不再熱、冷門專(zhuan) 業(ye) 愈加冷的情況?
南開大學教務部副部長、招生辦主任金柏江認為(wei) ,《方案》強調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改革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因此,經過優(you) 化改革而出現的新專(zhuan) 業(ye) 或是應當下需求而產(chan) 生,或是符合國家長期發展戰略需要,不能簡單地用“好”或“熱門”去定義(yi) 。
“從(cong) 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角度看,學校對傳(chuan) 統的工科、農(nong) 科、醫科和文科專(zhuan) 業(ye) 進行調整優(you) 化,可能會(hui) 增強這些專(zhuan) 業(ye) 的適應性與(yu) 實用性。但這些新專(zhuan) 業(ye) 是否一定是大眾(zhong) 心裏的好專(zhuan) 業(ye) ,一定是熱門專(zhuan) 業(ye) ?也未必。”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喬(qiao) 錦忠表示,專(zhuan) 業(ye) 的本質是課程組合,可以也應該根據社會(hui) 需求變化進行調整優(you) 化。在他看來,討論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應區分辦學層次與(yu) 類型。一般而言,對於(yu) 研究型大學,文理基礎學科中設置的專(zhuan) 業(ye) 尤其應保持相對穩定。基礎性學科對應的專(zhuan) 業(ye) 盡管就業(ye) 麵窄,屬於(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冷門專(zhuan) 業(ye) ,但這些專(zhuan) 業(ye) 對於(yu) 完善知識結構、對於(yu) 學科生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金柏江認為(wei) ,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往往具有成熟的教學培養(yang) 體(ti) 係,培養(yang) 出的人才經過用人單位檢驗,特別是基礎學科專(zhuan) 業(ye) 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等,經久不衰,並隨著科技發展、社會(hui) 進步不斷生發出新的方向,培養(yang) 了一批批適應性極強的人才。
“新專(zhuan) 業(ye) 能否成為(wei) 熱門專(zhuan) 業(ye) ,成為(wei) 考生和家長樂(le) 於(yu) 選擇的專(zhuan) 業(ye) ,既取決(jue) 於(yu) 人才培養(yang) 的適應度、行業(ye) 對專(zhuan) 業(ye) 人才的需求度,也取決(jue) 於(yu) 學校專(zhuan) 業(ye) 的辦學實力。一定程度上,新專(zhuan) 業(ye) 很可能成為(wei) 熱門專(zhuan) 業(ye) ,但是,專(zhuan) 業(ye) 、行業(ye) 的發展是有周期的,一味追新設立的專(zhuan) 業(ye) 也可能在行業(ye) 周期中變成下行態勢。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結合時代需要,複合新的元素,也可能成為(wei) 熱門專(zhuan) 業(ye) 。最主要還是看所培養(yang) 的學生步入社會(hui) 時,能否滿足國家和社會(hui) 的實際需要,能否為(wei) 學生儲(chu) 備未來20年職業(ye) 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素養(yang) ,支撐學生的長期發展。”金柏江說。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本科生院培養(yang) 處處長何誌巍表示,每個(ge) 專(zhuan) 業(ye) 都有自身的發展前景、崗位附加值和職業(ye) 生命周期。她舉(ju) 例說,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在專(zhuan) 業(ye) 設置上秉承著“四象限”原則(將水平向右的橫軸定義(yi) 為(wei) 國家戰略和科技前沿,將垂直向上的縱軸定義(yi) 為(wei)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就業(ye) 前景好),位於(yu) 第1象限的是學校優(you) 先發展的專(zhuan) 業(ye) ,第2-4象限依次為(wei) 限製發展、淘汰發展和適度發展、那些會(hui) 被淘汰的專(zhuan) 業(ye) ,都是不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符合國家戰略和科技前沿的學科專(zhuan) 業(ye) 。“由此來看,在當前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不少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hui) 。因此,新設適應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學科專(zhuan) 業(ye) ,一定是適應國家需求、時代潮流、科技發展的一批專(zhuan) 業(ye) ,在一定時期內(nei) ,有可能出現‘熱火朝天’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會(hui) 成為(wei) ‘受歡迎’的新專(zhuan) 業(ye) 。同時,一些人們(men) 心中曾經的熱門專(zhuan) 業(ye) 也會(hui) 逐步降溫。”
但她也提醒,“一些所謂的冷門專(zhuan) 業(ye) 也不一定就會(hui) 愈加冷門,比如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糧食安全日益重視,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農(nong) 學類專(zhuan) 業(ye) 正在逐步升溫。以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學類專(zhuan) 業(ye) 為(wei) 例,考生喜愛程度明顯上升,錄取分數近三年逐年提升。同樣,隨著‘強基計劃’的逐步深入,一些曾經不被考生、家長所關(guan) 注的基礎學科、冷門專(zhuan) 業(ye) 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逐漸‘回暖’,形成新的熱門。”
大學專(zhuan) 業(ye) 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冷熱”之分,以任何單一指標去評判專(zhuan) 業(ye) “冷熱”都不可取
喬(qiao) 錦忠表示,專(zhuan) 業(ye) “冷熱”主要與(yu) 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進步狀況有關(guan) 。“比如在工業(ye) 化沒有實現之前,可能在公共部門就業(ye) 相對較好。在工業(ye) 化過程中,在科技含量高、利潤率較高的行業(ye) 和部門就業(ye) 相對較好。伴隨著數字化與(yu)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數學由原來的冷門專(zhuan) 業(ye) 正變得越來越熱。哪些專(zhuan) 業(ye) 能成為(wei) 熱門,要看當時的經濟發展階段,特別是產(chan) 業(ye) 結構狀況和收入分配狀況。”
金柏江認為(wei) ,目前來看,專(zhuan) 業(ye) 的所謂“冷熱”更多是人為(wei) 製造定義(yi) 的產(chan) 物。輿論輕易定義(yi) 專(zhuan) 業(ye) “冷熱”,主要是將特定專(zhuan) 業(ye) 的崗位收入、工作環境、社會(hui) 需求等因素,簡單等同於(yu) 專(zhuan) 業(ye) 的“冷熱”“好壞”,忽略了專(zhuan) 業(ye) 自身的學科特性、行業(ye) 未來發展前景,以及學校自身實力等因素,更忽視了學生自身的興(xing) 趣特點、價(jia) 值取向。一味地計較世俗的“冷熱”,收獲的可能是一個(ge) 工作崗位,一份尚可的收入,但失去的可能是個(ge) 人的熱情與(yu) 價(jia) 值。“盡管我們(men) 所看到的某些專(zhuan) 業(ye) 的‘熱’或‘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國家與(yu) 社會(hui) 對於(yu) 特定專(zhuan) 業(ye) 的需求,但是行業(ye) 對於(yu) 人才的需求同樣具有周期性。隨著時間推移,當下學生們(men) 競相追逐的專(zhuan) 業(ye) ,在就業(ye) 時也許會(hui) 麵臨(lin) 人才飽和,‘熱門必選’反變為(wei) ‘紅牌預警’。相較於(yu) 考慮一時的專(zhuan) 業(ye) ‘冷熱’,學生更應該將目光轉向自身,結合個(ge) 人誌趣與(yu) 自身所長,追尋內(nei) 心的熱愛。”
何誌巍認為(wei) ,大學專(zhuan) 業(ye) 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冷熱”之分,以任何單一指標去評判專(zhuan) 業(ye) 的“冷熱”都是不可取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國家的發展,需要各個(ge) 行業(ye) 共同發展,需要各個(ge) 專(zhuan) 業(ye) 都有可用之才,不是僅(jin) 僅(jin) 需要某幾個(ge) 熱門專(zhuan) 業(ye) 的人才。如果一定要說專(zhuan) 業(ye) 有‘冷熱’,那麽(me) 一定是在某種前提條件下提出的,比如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人群、不同觀點等等。‘三十年河東(dong) ,三十年河西’,把眼光放長遠,從(cong) 縱觀曆史的角度出發,就會(hui) 看到沒有永遠的熱門專(zhuan) 業(ye) ,也沒有永遠的冷門專(zhuan) 業(ye) ,更沒有對每個(ge) 人都適宜的熱門專(zhuan) 業(ye) 。”
同時,她還提到,報考的專(zhuan) 業(ye) 熱門不一定該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就熱門,反之亦然。如地質、氣象、勘探、考古等在大眾(zhong) 觀念中認為(wei) 社會(hui) 需求量相對較小,但事實上由於(yu) 專(zhuan) 業(ye) 人才缺乏,對口單位用人需求突出,在就業(ye) 市場上常常十分搶手。以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草業(ye) 科學專(zhuan) 業(ye) 為(wei) 例,在報考時由於(yu) 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對其不夠了解而相對“冷門”。但是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依托的是國家A+學科,擁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學科實力、科研平台,學生在升學深造、就業(ye) 創業(ye) 等方麵都具有很大優(you) 勢,在就業(ye) 市場上十分搶手。
專(zhuan) 業(ye) 選擇本質上是能力、意願與(yu) 職業(ye) 之間的匹配,填報專(zhuan) 業(ye) 應從(cong) 自身實際情況出發
“讀大學的價(jia) 值在於(yu) 幫助學生建立獨立自主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jia) 值觀,會(hui) 思考、能創造,能夠在提升自我中逐漸認識和拓展未來的發展之路。進入大學以後,學生一定可以、也一定需要超越原本所選所學專(zhuan) 業(ye) 的‘冷熱’。大學專(zhuan) 業(ye) 的選擇確實對一個(ge) 人今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yi) ,但絕不是意義(yi) 的全部。選擇任何專(zhuan) 業(ye) ,都不影響你在大學期間探索未知的世界,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人生的視野。”何誌巍說。
她認為(wei) ,學生在報考專(zhuan) 業(ye) 的時候,一定要明白專(zhuan) 業(ye) 的“冷熱”可能適合別人,但不一定適合自己。在進行誌願填報的時候,不要先考慮專(zhuan) 業(ye) 的“冷熱”,而應從(cong) 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個(ge) 人愛好、學習(xi) 能力和發展潛力,結合國家發展趨勢,科學地作出選擇,才可能找到適合於(yu) 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提升麵向未來、擁抱未來的能力,不僅(jin) 是每一個(ge) 學生要麵臨(lin) 的重要課題,也是大學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意義(yi) 。”
金柏江表示,目前,各高校基本走上了大類招生培養(yang) 之路。所謂大類招生培養(yang) ,通常是指學生在進入大學後的1~2年時間內(nei) 通過專(zhuan) 業(ye) 大類的通識培養(yang) ,初步了解所在大類、所屬學科的大致內(nei) 涵,在此基礎之上,學生逐漸發現自己最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大類招生培養(yang) ,推遲了學生實際選擇專(zhuan) 業(ye) 的時間,從(cong) 高考錄取時直接進入專(zhuan) 業(ye) ,轉變為(wei) 進入大學學習(xi) 一段時間後再選擇,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選擇專(zhuan) 業(ye) 的盲目性。除了轉專(zhuan) 業(ye) 以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雙學位、輔修、微專(zhuan) 業(ye) 等製度,對自己感興(xing) 趣的方向多加了解,在不斷嚐試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他提醒,考生選擇時要充分考慮該所大學的學科專(zhuan) 業(ye) 構成,是否有寬鬆的轉專(zhuan) 業(ye) 政策,是否有足夠豐(feng) 富的複合學習(xi) 機會(hui) ,是否能夠提供充分發展可能。
“專(zhuan) 業(ye) 選擇本質上是能力、意願與(yu) 職業(ye) 之間的匹配。從(cong) 理想的角度看,應盡量摒棄功利主義(yi) 思想的影響,選擇擅長且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更有利於(yu) 發展天賦才華,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實際上專(zhuan) 業(ye) ‘冷熱’對個(ge) 人是相對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熱門專(zhuan) 業(ye) 競爭(zheng) 很激烈,在冷門行業(ye) 如果做得好,收入和價(jia) 值感也不一定比熱門專(zhuan) 業(ye) 差。另外,學業(ye) 規劃應從(cong) 長計議。從(cong) 長期看,在本科階段選擇基礎學科,在研究生階段選擇應用型和職業(ye) 性學科,更容易形成基礎寬厚、專(zhuan) 業(ye) 精深的知識與(yu) 能力結構,更有利於(yu) 未來長遠發展。”喬(qiao) 錦忠說。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20日 1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