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前,做好四項準備
作者: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教授)
一段旅程的結束,是新的征程的開始。邁過人生的重要節點,眺望新生活,我們(men) 難免會(hui) 百感交集。也許會(hui) 有對往昔回憶的懷戀,會(hui) 有對大學生活的憧憬,會(hui) 有十字路口的迷惘。“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們(men) 的大學時代,這是一個(ge) 黃金的時期。”麵對新的旅程,不管何種情緒,都需要積極調適,在身心兩(liang) 方麵做好角色轉換,做好入學前的準備,讓大學真正成為(wei) “夢想開始的地方”。
做好獨立成長的準備。獨立必然是不容易的,無論是經濟獨立還是思想獨立,在完成生理上的“成人禮”以後,我們(men) 還必須檢視自己在心理上以及思想上和成人世界的距離。獨立意味著成熟的思考和審慎的判斷,意味著責任、奉獻和擔當。獨立不容易,我們(men) 必須經曆看起來微不足道卻無處不在的細節打磨,才能成為(wei) 未來的脊梁。大學是進入社會(hui) 之前必經的“長廊”,它是那麽(me) 窄,窄到無法像以往那樣在親(qin) 友師長的陪伴下共同向前;它又是那麽(me) 寬,寬到天高地廣,可以充分展示自我,自主挑選行進的姿態。每個(ge) 人的人生道路都是專(zhuan) 屬於(yu) 自己的,要學會(hui) 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找尋正確的前進方向,並且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用清醒的頭腦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創造未來”。
做好重新出發的準備。帶著“上了大學就好了”的期待,學生們(men) 結束一段緊張又漫長的學習(xi) 時光,撲麵而來的似乎是自由、輕鬆、多彩的大學生活。然而,大學並不意味著學習(xi) 腳步的停止,而是重新出發的起點。無論以往有過何等優(you) 秀的表現、傲人的成績,在大學的試卷上,我們(men) 都將重新作答。不管起點如何,唯有“處優(you) 而不養(yang) 尊,受挫而不短誌”,才能使得順境逆境都成為(wei) 人生的財富而非包袱。樹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萬(wan) 裏,其源必長。“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青年是苦練本領、增長才幹的黃金時期。廣大青年要抓住這個(ge) 黃金時期,將知識這一成長的基石築牢、夯實。我們(men) 應以全麵的、係統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態度做學問、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主動培養(yang) 學習(xi) 的樂(le) 趣,在書(shu) 本中學、曆史中學、思想中學,將“厚的讀薄”“薄的讀厚”,讓學習(xi) 成為(wei) 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不斷擴大學習(xi) 的半徑,擁有更廣闊的世界。大學裏的成長不僅(jin) 要讀有字之書(shu) ,更要讀無字之書(shu) 。我們(men) 除了要從(cong) 書(shu) 本和課堂中汲取專(zhuan) 業(ye) 知識,還要在實驗室或競技場直麵成長的困惑,在校園活動中培養(yang) 興(xing) 趣愛好,在學生組織裏鍛煉綜合能力。我們(men) 要像樹一樣生長,除了明晰的主幹,還有發散的枝丫,鬱鬱蔥蔥全麵發展。
做好確立誌向的準備。對於(yu) 沒有方向的航船,什麽(me) 風都不是順風。大學是“人生的關(guan) 鍵時期”,對這一階段的青年人來說,“往哪走”“跟誰走”“怎麽(me) 走”的困惑與(yu) 搖擺現實存在。這些問題十分重要,在這樣的“十字路口”應慎重選擇,不貪求速度。大家可以與(yu) 誌同道合的同學聊、與(yu) 經驗豐(feng) 富的師長談、與(yu) 情感親(qin) 密的親(qin) 友講、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學,慢慢明晰前行的方向,最終做到在知行合一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築牢揚起夢想風帆的“壓艙石”,練就經風曆雨的過硬能力。方向決(jue) 定道路。事實一再證明,隻有在小我和大我的辯證統一中,才能彰顯個(ge) 人最耀眼的價(jia) 值。我們(men) 要看到被這個(ge) 時代“點讚”的年輕人,看到奮鬥於(yu) 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大學生第一書(shu) 記,看到衝(chong) 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青年醫務工作者,看到埋頭於(yu) 科研攻關(guan) 事業(ye) 的年輕工程師。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一切視探索嚐試為(wei) 畏途、一切把負重前行當吃虧(kui) 、一切“躲進小樓成一統”逃避責任的思想和行為(wei) ,都是要不得的。大家沐浴著時代的春風,擁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更要認識到自身所承載的時代重任,主動將小我融入大我,成為(wei) 引領風氣之先的社會(hui) 力量,爭(zheng) 做將青春夢融入中國夢的有誌青年,讓報國之誌成為(wei) “乘風好去,長空萬(wan) 裏,直下看江河”的不竭動力。
做好持續奮鬥的準備。今天的生活條件雖然好了,但奮鬥精神一點都不能少,中國青年永久奮鬥的好傳(chuan) 統一點都不能丟(diu) 。奮鬥不隻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對於(yu) 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踏上異鄉(xiang) 求學之路,在求學的過程中難免會(hui) 遇到學習(xi) 、生活、交往上各式各樣的難題,甚至於(yu) 從(cong) 未遇到過的挫敗和“磨難”。奮鬥的道路不會(hui) 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cong) 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cong) 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從(cong) 長遠看,“青年時期多經曆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yu) 走好一生的路。”青春最寶貴的是可以從(cong) 頭再來,即使是摔了跟頭、吃了苦頭也不要緊,咬咬牙,爬起來,撣撣身上的灰塵,向著心中的理想繼續前行。通過豐(feng) 富自身的閱曆,在實踐中長才幹、長本領,讓“堅定”“腳踏實地”“富於(yu) 奮鬥精神”成為(wei) “Z世代”青年的亮麗(li) 新標簽,讓奮鬥成為(wei) 助力青春遠航的永久引擎。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20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