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將重新核定
本報訊(記者葉曉彥)記者昨天從(cong) 市水務局獲悉,《北京市百項節水標準規範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3年)》將出台,計劃對居民生活、園林綠化、洗車、人工滑雪場等幾十個(ge) 用水領域的近百項節水標準進行製定或修訂,最終實現主要用水行業(ye) 用水定額標準全覆蓋,為(wei) 本市節水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2019年,本市全年供水總量為(wei) 41.7億(yi) 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和南水北調水分別為(wei) 7.0億(yi) 立方米、15.4億(yi) 立方米、11.5億(yi) 立方米和7.8億(yi) 立方米。本市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用水量、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到11.78立方米、7.07立方米,用水效率與(yu) 效益顯著提升,處於(yu) 全國先進水平,但用水粗放、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仍然存在,需要進一步推動節水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此前本市已有40餘(yu) 項節水標準,新出台的實施方案將製定更細化、更嚴(yan) 格、更有針對性的地方節水標準。”北京市節水辦公室副主任張欣欣告訴記者,全新的標準將有效支撐本市用水計劃管理、節水考核等政策的製定和實施,倒逼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經濟提質增效,改善水資源環境,推動北京市綠色高質量發展。
為(wei) 此,市水務局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北京市百項節水標準規範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3年)》,啟動百項節水標準規範提升工程,計劃到2023年底前,完成生活服務業(ye) 、工業(ye) 、建築業(ye) 、農(nong) 業(ye) 等各領域和各用水環節的節水標準體(ti) 係,從(cong) 設計、運行、管理、評價(jia) 等用水環節構建涵蓋基礎、定額、評價(jia) 、監測、管理等類別的北京市節水標準,指導本市各領域、各行業(ye) 節水工作,提高全市用水效率,提升節水意識。
記者了解到,即將進行製定或修訂的節水標準涉及多個(ge) 領域,例如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整車製造、人工滑雪場等行業(ye) 的用水定額;居民生活、學校、賓館、洗車場所、遊泳館等場所的區域節水評價(jia) 和用水單位節水評價(jia) 規範等。張欣欣以社區為(wei) 例解釋,“以前在地方節水標準裏,隻有節水型小區有區域節水評價(jia) ,今後,這一套評價(jia) 體(ti) 係將更加完善,會(hui) 包括街道鄉(xiang) 鎮、社區、工業(ye) 園區、村莊、區等一係列轄區,用來規範這些區域的節水工作。”張欣欣說,節水型社區評價(jia) 規範將根據社區節水潛力進行分析,對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和節水型器具普及率等進行調查和重新核定,指導社區有針對性開展節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