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防疫二維碼亟待一碼通行

楊玉龍 發布時間:2020-05-18 08:27:00來源: 健康報

  “太亂(luan) 了,同樣是防疫,為(wei) 啥每個(ge) 地方要掃的二維碼還不一樣?”北京市民葛先生的手機上裝了一大堆疫情防控小程序。記者調查發現,在疫情暴發初期,該市不同地區、不同部門各自開發了不少防疫小程序,要求市民進門掃碼,即便在“北京健康寶”普及後,這些五花八門的二維碼也一直沒有退出。

  同一座城市裏,為(wei) 何不能一碼通行?這也是不少市民的呼聲。這些不同類型的防疫二維碼看似能夠證明自己健康狀況,但過多也會(hui) 給用戶帶來不便,增加個(ge) 人信息泄露隱患。

  誠如葛先生的遭遇,公司上班、體(ti) 育館打球、超市購物甚至是家門口就餐,進門必掃的二維碼都不一樣。公司要求所有員工上班出示“北京健康寶”綠碼;家附近的餐館、超市則要求掃另一個(ge) 名為(wei) “人密護航”的二維碼。而到了體(ti) 育館,除了登記信息外,還得掃其他小程序的二維碼,查詢過去14天有沒有出北京。事實上,上述並非一城一地現象。

  早在4月20日,北京市相關(guan) 部門就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複工複產(chan) 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通告》提出,要推進“北京健康寶”一碼通行。但是從(cong) 現實來看,“北京健康寶”之外的防疫二維碼不乏存在。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yu) 區域、部門、行業(ye) 之間各打算盤,尤其是數據沒有充分打通、共享。

  從(cong) 全國層麵來講,“後疫情時代”健康碼也亟待突破“加碼”困境。這也有賴於(yu) 共同努力,比如,國家層麵加強《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碼接口標準》等舉(ju) 措的落實;各地加強協作,打破利益與(yu) 信息共享壁壘,讓數據真正跑起來;相關(guan) 企業(ye) 應該切實履行好社會(hui) 責任,既做好技術服務,又須確保數據安全。

  健康碼已成為(wei) 當下各地防疫的標配。“後疫情時代”健康碼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健康碼過多及不能互認的問題也亟待重視起來,並盡可能實現一碼通行,真正地便利公眾(zhong) 。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