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既是醫患也是戰友 專訪救治“黑臉”醫生的醫療隊隊長

發布時間:2020-05-18 09:0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易凡,武漢市中心醫院心髒大血管外科醫生。胡衛鋒,武漢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兩(liang) 位醫生都曾經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中日友好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危重症救治組組長詹慶元和他的同事,陪伴易凡和胡衛鋒走過了一段艱難的重生之路。

  “於(yu) 公於(yu) 私於(yu) 情於(yu) 理 都想把他們(men) 救過來”

  三個(ge) 多月前,武漢的新冠肺炎病例數已經開始激增,在武漢中心醫院,正常的診療和手術並沒有停止,心髒大血管外科醫生易凡每天在醫院裏進進出出,一台手術一做就是幾個(ge) 小時。1月22日上午,身體(ti) 感覺極度不適的易凡,讓同事替自己完成了正在進行的手術,自己去做了CT檢查,結果被診斷為(wei) 新冠肺炎。僅(jin) 僅(jin) 一周後,易凡就出現了嚴(yan) 重的呼吸窘迫。哪怕是上個(ge) 衛生間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都會(hui) 降低到危及生命的地步。隨後,他和武漢中心醫院另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醫生胡衛鋒一起被轉到了武漢市肺科醫院。

  也就是在易凡發病的同時,從(cong) 1月23日起,中日友好醫院先後派出6批164人的醫療隊馳援武漢。作為(wei) 醫院派出的第三批醫療隊成員,詹慶元2月1日抵達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工作。同行向詹慶元介紹了易凡和胡衛鋒的病情,並邀請他為(wei) 兩(liang) 位醫生會(hui) 診。

  詹慶元:我們(men) 是同行,他們(men) 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於(yu) 公於(yu) 私於(yu) 情於(yu) 理我都特別想把他們(men) 救過來。就像是我們(men) 一起去遊泳,他倆(lia) 掉在河裏快淹死了,而我會(hui) 遊泳,甚至有遊泳圈,一定要救他們(men) !

  3月2日,胡衛鋒被轉到了中日友好醫院醫療隊所在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3月3日,易凡醫生轉入。

  兩(liang) 位醫生轉到中日友好醫院醫療隊負責的病房時,處於(yu) 完全昏迷狀態,新冠肺炎導致的呼吸和髒器衰竭,加上其它並發症,易凡和胡衛鋒的狀況充滿了不確定性。

  詹慶元:按要求每一個(ge) 環節你都不能出問題,一旦出了問題病人可能就急轉直下不可逆,像我們(men) 走鋼絲(si) 繩一樣掉下去。而且這個(ge) 病的治療不是立竿見影,是一個(ge) 很長的過程,但時間越長風險就越大。我對我的團隊有信心,但我也必須對他們(men) 有比較高的要求,否則這個(ge) 仗可能輸在某個(ge) 環節上。

  “兩(liang) 心三肺”維持生命 隨時準備應對大出血

  此前,醫生對易凡和胡衛鋒進行了氣管插管通氣,並先後上過了兩(liang) 次ECMO。做了CT以後,詹慶元判斷兩(liang) 位醫生患者的肺恢複會(hui) 非常慢。在這種情況下,他決(jue) 定再次給他們(men) 上ECMO,目的就是給他們(men) 足夠長的時間恢複,同時治療他們(men) 的並發症。

  記者:我看資料說叫“兩(liang) 心三肺”?

  詹慶元:ECMO本身既是個(ge) 人工心又是個(ge) 人工肺,所以相當於(yu) 是兩(liang) 個(ge) 心髒。人正常有一個(ge) 肺,他有呼吸機也算一個(ge) 肺,再加上人工肺就是三個(ge) 肺。

  記者:兩(liang) 位的生命體(ti) 征完全是在硬件的強力支撐下,才保持這樣的平穩狀態?

  詹慶元:是的,如果沒有這些支撐很難想象他們(men) 能活到那個(ge) 時候。我們(men) 當時除了給他們(men) 做CT以外,第二個(ge) 事就是兩(liang) 個(ge) 病人都氣管切開。人一旦醒過來他所有生理的防禦功能都可以調集起來,所以就需要在他們(men) 沒有醒過來的時候切開。但切開有個(ge) 特別大的風險,因為(wei) 我們(men) 給用的抗凝劑,血不容易凝,就容易出現大出血,這點易凡出現了。我們(men) 也積極處理了出血的問題,後來終於(yu) 止住了。

  不得不更換ECMO導管 “一波三折、驚心動魄”

  3月5日,胡衛鋒醫生出現了感染的症狀。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經是中日醫院院長的王辰來到中法新城院區,與(yu) 中日醫院的醫生團隊們(men) 一起,對胡衛鋒的病情進行會(hui) 診,他替醫療隊做出了更換導管的決(jue) 定。

  王辰:我幫你們(men) 下決(jue) 心,你們(men) 可能也覺得換管子操作難度很大,這個(ge) 決(jue) 心恐怕也不容易下,但你不下這個(ge) 決(jue) 心病人就過不來。管子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必須換,到這會(hui) 兒(er) 咱們(men) 沒有別的手段。

  易凡和胡衛鋒都存在血源性感染,這意味著需要想盡一切辦法把血液裏麵的感染源去除,其中最重要最關(guan) 鍵的就是更換他們(men) 身上的所有導管,尤其是最危險的ECMO導管。然而,更換ECMO導管驚心動魄,一波三折。

  詹慶元:我們(men) 第一次給胡衛鋒換失敗了,而且出現一個(ge) 很大的並發症就是大出血。當時我說你先穩住,一定要穩住血壓不能掉。我當時就想隻要血壓維持住,我就上台把那個(ge) 出血的地方止住,拚死也得上台。

  詹慶元:因為(wei) 他那個(ge) 地方紮了很多次,確實操作起來非常困難,ECMO一打開以後壓力一增加,小口就變成大口子了,血就嘩嘩出。我們(men) 當時立即把這個(ge) 管子拔了,還是改在原位,做ECMO的時候血就慢慢止住了。

  胡衛鋒的ECMO管路被成功更換後,易凡的ECMO管路也被更換。這一舉(ju) 措使得兩(liang) 位醫生患者的感染指標明顯開始下降,這說明感染灶被清除掉了。3月6日,胡衛鋒恢複意識。3月7日,易凡蘇醒。

  撤離ECMO之前 曾這樣“欺騙”易凡

  在新冠肺炎的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往往不是因為(wei) 看到希望才堅持下去,而是因為(wei) 不放棄堅持而看到了希望。經過醫護人員多學科的聯合救治和守護,3月15日,易凡脫離了ECMO的生命支持。而在脫離ECMO之前,詹慶元告訴易凡,他的ECMO已經關(guan) 了兩(liang) 天,這兩(liang) 天完全靠呼吸機,與(yu) ECMO沒有任何關(guan) 係,脫機試驗很成功,讓易凡對脫離ECMO抱有信心。

  脫機之前,易凡想喝水。詹慶元用棉簽蘸水喂給易凡,並告訴他“這水是甘露”。

  詹慶元:ECMO給他撤了是比較關(guan) 鍵的一步,最終的目的讓他出院,出院還不行,還得讓他回歸社會(hui) 。

  記者:那時候信任特別重要?

  詹慶元:不是重要,是最重要,因為(wei) 他把自己的命放在你手裏,不管是他本人還是他家屬,還是武漢中心醫院對我們(men) 都是百分之百信任,所以這一點我特別感動,但是也都知道這兩(liang) 個(ge) 病人確實是非常難的,要盡我所能把他救過來,不惜一切代價(jia) 。

  易凡的病情開始好轉,但是,胡衛鋒恢複得比較緩慢。有一天甚至開始發高燒,考慮到這是感染所致,詹慶元冒險為(wei) 胡衛鋒拔管。

  詹慶元:這個(ge) 時候我必須要冒險了,我冒險給他拔了。因為(wei) 我覺得拔完之後他可能感染輕了,他呼吸頻率可能會(hui) 下來,靠呼吸機可能還會(hui) 維持,實在不行強撐幾天,我再給他上一次ECMO,雖然那就是第五次ECMO,但是我能把感染的環節給它打斷。結果撤完之後他確實是扛不住,當天晚上血液裏二氧化碳就到了一百多。最後扛了大概七八天,呼吸頻率慢慢好一點了。

  醫生感謝醫生 病床上寫(xie) 下“醫學史上的奇跡!”

  3月22日,胡衛鋒醫生也順利撤掉了ECMO。4月6日,在撤離武漢的前一天,在武漢鏖戰了70餘(yu) 天的北京中日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的白衣戰士們(men) 在病房裏與(yu) 易凡和胡衛鋒兩(liang) 位醫生告別。胡衛鋒很激動,想表達感激之情,但還無法說話,他拿起手中的筆,寫(xie) 下了“醫學史上的奇跡!”幾個(ge) 字。

  詹慶元:這是對我們(men) 的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感謝,也是一種戰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撤離之前的告別視頻,打動了很多人。而因為(wei) 兩(liang) 位醫生患者的臉色發黑,更是引發了公眾(zhong) 的極大關(guan) 注。

  詹慶元:他早期的照片我們(men) 也有,那個(ge) 時候已經有點黑了,後期因為(wei) 用多粘菌素B的時間比較長,變得越來越黑,但它對其他髒器對病人的愈後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影響。後期如果痊愈,是可以慢慢恢複的。

  胡衛鋒出現腦出血 “相信老胡能挺過來”

  4月7日,中日友好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164名白衣戰士,在武漢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平安凱旋。在詹慶元他們(men) 回到北京後,胡衛鋒醫生4月14日被轉入普通病房。4月22日,詹慶元得到了胡衛鋒醫生出現了腦出血的消息,目前胡衛鋒還在醫院康複治療。

  詹慶元:我相信老胡能挺過來,老胡真的是命很大的。我們(men) 講命很大不是宿命論,他本身人體(ti) 的生命力、他的修複能力,人跟人是有區別的,我覺得老胡他的生命力是蠻強的,我還是對他抱有希望。

  易凡出院回家:近20天沒吸過氧 爭(zheng) 取早日回到工作崗位

  5月8日,易凡出院回到家中。陪女兒(er) 上網課,跳舞,做康複訓練,是易凡現在的日常生活。隨著身體(ti) 狀況的逐步好轉,之前發黑的膚色也在變白。

  記者:出院以後恢複的狀態還可以嗎?

  易凡:感覺還可以,基本上將近20天沒吸過氧,走路比在醫院走路要輕鬆一些,半蹲可以做20個(ge) 。

  記者:今後有什麽(me) 樣的規劃?

  易凡:爭(zheng) 取早日康複,回到工作崗位上。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