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實現經濟持續“正循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發展任務異常艱巨。
在介紹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ti) 部署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要義(yi) 之一就是“推動消費回升”。
隨著我國本土疫情傳(chuan) 播已基本阻斷,應如何逐步推動消費回升?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們(men) 有哪些好的建議?
鼓勵百姓花錢也要創新
疫情之下,各種刺激消費新舉(ju) 措陸續出爐,最近特別火的是消費券。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hui) 副理事長劉世錦解讀說,有些發達國家直接把貨幣補貼發放到居民賬戶中去,但是國內(nei) 現在對低收入人群識別和直接資助的體(ti) 係還不完備,這是未來需要補齊的社會(hui) 保障領域的短板。
“發消費券有什麽(me) 好處?領到消費券以後隻能去消費,不能幹別的。如果發貨幣,不一定用來消費,所以消費券的好處就在這裏。”劉世錦說。
這一輪消費券的創新之處在於(yu) ,很多是通過數字平台發放的數字消費券。
談到數字消費券對消費的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wei) ,數字消費券可以動態調整,實時計算,合理設計,可以確保消費券拉動效應高、核銷率高。
“通過數字平台發放消費券,電子消費券的普惠性更強了,可以下沉到小微商家。消費券對規模小的商戶拉動效應是最大的。”劉尚希說。
劉尚希分析,在疫情衝(chong) 擊之下,政府需要一些政策對內(nei) 需尤其是消費去推一把,這樣就可以形成一種循環,以需求帶動供給,供給體(ti) 現為(wei) 複工複產(chan) 。複工複產(chan) 多了,就業(ye) 就多了,收入就會(hui) 增加,進而繼續拉動消費。這是一種正反饋的循環,有利於(yu) 推動經濟快速複蘇。
對於(yu) 消費券具體(ti) 應該怎樣發放,劉世錦認為(wei) ,應該把對低收入人群的補貼和中小微企業(ye) 的救助結合起來。比如,對於(yu) 中小微企業(ye) ,特別是比較困難的企業(ye) 中,收入低於(yu) 一定水平的員工,由政府直接給他們(men) 進行工資補貼,或者直接發放消費券。
線上、線下結合挖掘消費需求
老百姓內(nei) 在的消費需求也需要進一步深入挖掘和釋放。
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就是一項重要內(nei) 容。4月底,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幹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延續至2022年底,並暢通二手車交易。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蘇華認為(wei) ,汽車消費仍有巨大需求空間。“從(cong) 國際比較來看,當前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依然偏低,不僅(jin) 遠低於(yu) 美日等發達國家,甚至低於(yu) 全球平均水平,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也不能忽視。5月中旬,國家相關(guan) 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明確提出促進家電更新消費。具體(ti) 舉(ju) 措有組織開展以舊換新活動、促進家電加快更新升級等。
促消費,線上與(yu) 線下要結合。蘇華認為(wei) ,數字經濟正在以超出人們(men) 想象的速度,滲透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個(ge) 領域、各個(ge) 環節、各個(ge) 層麵,催生出許多經濟發展新動能、新需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兩(liang) 會(hui) 期間舉(ju) 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今年1—4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24.1%,同比提高5.5個(ge) 百分點,這顯示了新型消費的力量。
“我們(men) 要順勢而為(wei) ,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促進傳(chuan) 統線下業(ye) 態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寧吉喆說。
供給側(ce) 和需求側(ce) 兩(liang) 端協調推進
在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dong) 看來,擴內(nei) 需、促消費,需要供給側(ce) 、需求側(ce) 兩(liang) 端協調推進、協同創新,這樣才能不斷深挖消費潛力。
在消費者端,張近東(dong) 介紹,如今,宅經濟、健康經濟、寵物經濟、智能經濟等紛紛崛起;社群營銷、直播帶貨等新興(xing) 模式也深入市場,成為(wei) 暢通產(chan) 業(ye) 鏈、刺激消費需求的重要形式。
“因此,政府和企業(ye) 要加大對強相關(guan) 領域消費品的供給和補貼力度,通過實實在在的優(you) 質服務、高性價(jia) 比,讓廣大消費者有得逛,有得買(mai) ,願意買(mai) ,容易買(mai) 。”張近東(dong) 說。
供給側(ce) 也有不少可以發力的地方。
張近東(dong) 認為(wei) ,企業(ye) 端一方麵要創新供給激活需求,大力發展場景零售新業(ye) 態;另一方麵,要降本增效放大需求,充分利用各類新技術、新應用,推動數字服務、金融服務與(yu)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深度統合。
“同時,企業(ye) 還要提升服務水平。如積極推動電商、快遞進農(nong) 村,拓展農(nong) 村消費。優(you) 質的用戶體(ti) 驗必然能推動消費者放心、安心、舒心地購物,釋放消費潛力。”張近東(dong) 說。
“當前,我國消費市場規模巨大,新消費增長點加速形成,抗衝(chong) 擊和抗風險的能力也逐漸增強。”蘇華認為(wei) ,隨著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以及促消費政策逐步落地見效,居民消費能力也會(hui) 呈現持續穩步提高的態勢,從(cong) 而進一步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推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促進社會(hui) 經濟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程永波委員: 科技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
程永波表示,他心中的食品安全的美好願景是,食品企業恪守安全標準,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具有獨立的專業精神,廣大群眾可以信賴食品企業、信賴專業機構,放心消費、快樂消費。[詳細] -
第二場“委員通道”聚焦科技創新保民生
5月24日9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之前,會議舉行了第二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詳細] -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 打造更多名優品牌 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和國家發展的需要
5月10日,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拉開帷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