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馮繼鋒教授:首診是乳腺癌質控管理的重要關口

王天鵝 發布時間:2020-06-11 16:12:00來源: 健康報

   目前,我國的乳腺癌篩查工作正在逐漸展開,截至2018年底,已經覆蓋21個(ge) 省市農(nong) 村地區。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中國抗癌協會(hui) 腫瘤臨(lin) 床化療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候任主任委員馮(feng) 繼鋒教授表示,在此基礎上,規範的首診尤其重要,是乳腺癌規範化治療、多學科協作(MDT)、分級診療的基礎。

   建立江蘇省乳腺癌質控體(ti) 係

   根據江蘇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數據,江蘇乳腺癌的粗發病率為(wei) 36.61/10萬(wan) ,粗死亡率為(wei) 8.77/10萬(wan) 。但江蘇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省,常住人口8000餘(yu) 萬(wan) ,粗算每年乳腺癌新發病例6000餘(yu) 例,死亡1500餘(yu) 例。

   而且,江蘇省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990年~2015年累積增長73.21%。同期城市高於(yu) 農(nong) 村,蘇南和蘇中高於(yu) 蘇北,但農(nong) 村地區和蘇北地區死亡率增長速度更快。

   在中央的支持下,“兩(liang) 癌”(乳腺癌與(yu) 宮頸癌)篩查工作已經常態化。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中國抗癌協會(hui) 腫瘤臨(lin) 床化療專(zhuan) 委員會(hui) 候任主任委員馮(feng) 繼鋒表示,這給乳腺癌的診斷、治療、康複等後續工作打下了基礎。“可以把乳腺癌這個(ge) 單病種,視為(wei) 試驗田,以質控管理為(wei) 抓手,通過規範診療、精細化管理等,將‘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落地實踐。”馮(feng) 繼鋒說。

   據他介紹,目前,江蘇省正在籌備建立江蘇省腫瘤診治質控中心乳腺癌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以乳腺癌為(wei) 核心,完善體(ti) 係、對接全國,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形成江蘇省乳腺癌質控管理範本。

   雖然受疫情影響,籌備工作進程放緩,但馮(feng) 繼鋒信心滿滿。他解釋說:“江蘇省有13個(ge) 地級市,幾乎都有腫瘤專(zhuan) 科醫院,隊伍相對齊整,無論是在質控標準的推廣,還是在示範中心的創建等方麵,都有一定優(you) 勢。”馮(feng) 繼鋒表示,希望省內(nei) 同仁抱成團,共同提高,造福患者。

   引入乳腺癌MDT綜合門診

   歐美發達國家乳腺癌5年生存率超90%,幾乎可以做到人瘤共存。與(yu) 之相比較,我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83%。究其原因,跟我國各地診療水平不平衡、早診早治比率低等因素相關(guan) 。

   馮(feng) 繼鋒認為(wei) ,要想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總體(ti) 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各瘤種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大致相同。“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已經形成共識,實現目標要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下功夫,一是早診早治,二是規範化治療。”在他看來,早期發現的患者人數少,所以提倡早診早治;確診時大多數患者已是晚期,所以要進行規範化治療。

   對於(yu) 早診早治,馮(feng) 繼鋒又補充了一個(ge) 詞:規範首診。“連起來就是,早診早治、規範初診。”他展開說,如果初診不規範,就無法獲得準確的患者信息、無法實現規範治療,宏觀層麵上也無法準確掌握疾病的整體(ti) 情況,進而影響衛生決(jue) 策。

   為(wei) 此,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成立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推出了乳腺癌多學科診療綜合門診,由乳腺外科、內(nei) 科、放療科醫生共同出診,共同製定科學、合理、規範及個(ge) 體(ti) 化的治療方案。

   馮(feng) 繼鋒表示:“近幾年MDT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形式、方法等不盡相同。MDT前置貫穿全部治療周期乃至整體(ti) 生存期,通過患者、家庭與(yu) 跨領域醫生的共同努力,更利於(yu) 患者預後,使其以更好的狀態回歸社會(hui) 。這也是MDT未來的發展趨勢。”

   據他介紹,很多國家將MDT納入法律體(ti) 係,定人、定時、定地點,按照法律和相關(guan) 規章製度,團隊作戰,為(wei) 患者提供綜合治療,讓其最大限度地獲益。

   促進質控指標落地和個(ge) 人成長

   乳腺癌質量控製體(ti) 係的建立,有利於(yu) 規範我國乳腺癌診療行為(wei) ,提高乳腺癌診療水平。在此過程中,把科研工作納入質控體(ti) 係,不僅(jin) 利於(yu) 年輕醫生的成長,還能加快實現規範化診療的進程。

   對此,馮(feng) 繼鋒拿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為(wei) 證。“當住院醫師時,我曾有幸參與(yu) 一項大型科研項目。根據項目要求,我要一步步按照設定好的操作流程來完成工作,以保證科研成果的準確性。該過程很鍛煉醫生,先做什麽(me) ,後做什麽(me) ,規範的操作流程就這樣被爛熟於(yu) 心,並逐漸形成我的臨(lin) 床操作準則。”

   尤其是在醫學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將最前沿的研究納入質控體(ti) 係,省略了後續的學習(xi) 、培訓。例如,在晚期乳腺癌領域,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CDK4/6 抑製劑聯合內(nei) 分泌治療HR+轉移性乳腺癌被稱為(wei) 裏程碑式跨越。“如果年輕醫生有機會(hui) 參與(yu) 此類研究,就可以熟練掌握新藥的機理、治療方案的組成,以及使用劑量、處理方法等,甚至可以預測治療效果。”馮(feng) 繼鋒說,無論是科研項目,還是已經設定的23項乳腺癌質控指標,都能指導醫生按步操作,進而實現規範診療的目的。

   馮(feng) 繼鋒總結道:“急病期應通過MDT規範診斷;慢病期應通過質控體(ti) 係,規範管理,逐漸使各地區的診療同質化,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總體(ti) 目標將指日可待。”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