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易地搬遷安置點:村民吃上“旅遊飯”
【脫貧故事】山西易地搬遷安置點:村民吃上“旅遊飯”
【解說】地處呂梁山腹地的山西省岢嵐縣宋家溝村山深坡陡,有四分之三的土地是陡坡地,“靠山山窮,靠水水渾”是這裏自然環境的真實寫(xie) 照。2016年,岢嵐縣為(wei) 借助旅遊業(ye) 的蓬勃發展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將該村作為(wei) 易地扶貧搬遷的集中安置點,並按照旅遊特色中心集鎮3A標準全麵整修,如今成為(wei) 國家3A級景區。
當地從(cong) 6月21日起啟動鄉(xiang) 村旅遊季活動。近日,宋家溝村熱鬧非凡,威風鑼鼓、旗袍秀、扶貧文藝表演輪番在廣場上演,遊人如織。今年35歲的王宏斌是宋家溝村一家民宿老板。因為(wei) 生活貧困,他自幼和家人擠在簡陋的老房子裏生活,在沒返鄉(xiang) 創業(ye) 之前,他隻能在外地找一些薪水不高的零散工作。
【同期】宋家溝村村民 王宏斌
之前,家裏麵隻能是靠種地為(wei) 生,一年收入也收不到多少,所以我們(men) 這年輕(人),沒辦法,隻能出去外麵打工務工這些。現在條件挺好的,鄉(xiang) 村旅遊辦的,現在我也可以守到父母的跟前,也可以順便把我家鄉(xiang) 的特產(chan) 推銷出去。
【解說】隨著交通條件不斷改善,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來到宋家溝,王宏斌回鄉(xiang) 創業(ye) ,在家鄉(xiang) 開了一家民宿,吃上了“旅遊飯”。
【同期】宋家溝村村民 王宏斌
自2017年秋天,我從(cong) 太原回到我的家鄉(xiang) 宋家溝,辦起了自己的民宿還有飯店,然後順便在我家大門口,就是正街上捎帶賣點我家鄉(xiang) 的特產(chan) ,紅芸豆、蘑菇這些,(還有)茶葉,目前銷售還算可以,挺樂(le) 觀的,反正是年收入上萬(wan) 元吧。
【解說】據介紹,2017年,為(wei) 了帶動脫貧,宋家溝周邊14個(ge) 村265人整村遷入宋家溝村,其中一半以上是貧困戶。通過建設集中安置新村,打造特色旅遊古村;落實各項扶貧政策,開發產(chan) 業(ye) 擴大就業(ye) ,2017年底,宋家溝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同期】宋家溝村村主任 遊存明
(現在)老百姓就可能(人均)收入多的可能收入2萬(wan) 多塊錢,少的收入萬(wan) 數塊錢,2019年做買(mai) 賣的一下就增加到43戶。就是去年一年從(cong) 5月份到10月份(客流量)就是個(ge) 28萬(wan) 多人次, 估計大概(旅遊收入)也就在80多萬(wan) 塊錢,最多的一天就(收入)30多萬(w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