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官方詳解西藏昌都解放70年:“藏東明珠”迎巨變

張偉 發布時間:2020-06-24 18:1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1950年10月19日,西藏第一麵五星紅旗在昌都升起,為(wei) 西藏和平解放創造了條件,鋪平了道路,70年來‘藏東(dong) 明珠’翻天覆地的變化是西藏發展變化的縮影。”6月5日,昌都市副市長衛強在西藏拉薩表示,“今天的昌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hui) 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和睦,民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

  昌都位於(yu) 西藏東(dong) 部,地處橫斷山脈和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總人口78萬(wan) ,居住著藏、漢、回、納西等36個(ge) 民族,是曆史上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也是連接藏川滇青的樞紐和雪域高原通往內(nei) 地的重要門戶,是西藏第一個(ge) 獲得解放的地區。

  2019年,昌都實現地方生產(chan) 總值220.96億(yi) 元人民幣,是1958年的539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03億(yi) 元,是1958年的680倍,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5元,是1959年的525倍。

  “70年來,中央和自治區持續加大對昌都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衛強說,截至2019年底,昌都公路通車總裏程達1.789萬(wan) 公裏,行政村(居)通達率達100%,徹底改變了昔日出行全靠人背馬馱,走騾馬驛道的狀況。

  與(yu) 此同時,1995年投用的昌都邦達機場已通達成都、重慶、拉薩、西安、深圳、天津等地,每周航班達80餘(yu) 架次,架起了連接內(nei) 地的“空中走廊”。

  在昌都,川藏聯網工程、西藏藏中和昌都電網聯網工程、新一輪農(nong) 網改造升級工程建成並投運,水利設施日趨完善,61.83萬(wan) 農(nong) 牧民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行政村(居)通信覆蓋率、光纖通達覆蓋率分別達到99.47%、96.84%。

  昌都除有史以來第一次基本消除絕對貧困外,現代教育事業(ye) 也從(cong) 解放前的兩(liang) 所私塾,不到20名學生,發展到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69所,在校學生14.7萬(wan) 人,學前、小學、初中、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到79.75%、99.85%、100.38%、65.9%。

  “1950年,昌都沒有一所醫院,普通民眾(zhong) 生病經常小病拖、大病扛。”衛強說,如今的昌都建立了藏中西醫結合、覆蓋城鄉(xiang) 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截至2019年底,每千人擁有病床數和衛生技術人員分別達到3.5張、4.62人,人均壽命從(cong) 1950年的35.5歲提高到70歲。

  作為(wei) 藏族古文明中心之一和康巴文化的發祥地,昌都藏民族傳(chuan) 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目前,已有卡若遺址、小恩達遺址等中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93處,昌都鍋莊、芒康弦子、丁青熱巴等8個(ge) 項目成功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名錄。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新型農(nong) 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9.09%,城鎮登記失業(ye) 率在2.5%以內(nei) 。”衛強說,昌都解放70年,是昌都各項事業(ye) 蒸蒸日上、各族民眾(zhong) 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70年。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