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立醫院“壓艙石”效應更強
無論是疫情防控常態下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還是應對新冠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公立醫院體(ti) 係都是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主力軍(jun) 和突擊隊。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公立醫院體(ti) 係將有效提供與(yu) 人民健康相關(guan) 的公共產(chan) 品和準公共產(chan) 品。公立醫院體(ti) 係建設亟待成為(wei) 相關(guan) 部門“頂層設計”的重要部分。
首先,要規避大而全,尋求差異化。不少醫院追求規模效應,導致很多地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複投入的現象,城市大醫院人滿為(wei) 患。應該通過優(you) 化和健全公立醫院體(ti) 係和相關(guan) 政策,科學疏導和分流就醫人群。此外,由於(yu) 曆史原因,有些城市中的多所大醫院位置臨(lin) 近,但無論在學科建設上還是醫院規模,都相差無幾。在後續公立醫院體(ti) 係的發展道路和模式選擇上,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做實做細區域衛生規劃,讓更多的公立醫院在功能和定位上相互補充、相互支持。
其次,要實現政府投入常態化、長效化。長期以來,公立醫院麵臨(lin) 投入不足、長期債(zhai) 務難以償(chang) 還化解、地區之間投入配置不均衡等問題。如果政府的投入與(yu) 保障不足,就會(hui) 致使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大打折扣,勢必影響到群眾(zhong) 就醫的公平性與(yu) 可及性,也不利於(yu) 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實施。因此,建立健全政府部門的財政投入與(yu) 保障機製,有序推進各級公立醫院深化改革,依據功能定位來發揮作用,才能在常態和突發狀態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公立醫院體(ti) 係社會(hui) 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再次,要持續優(you) 化分級診療製度。分級診療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是醫療資源特別是優(you) 質醫療資源還沒有下沉到基層。要改變這種狀況,單單依靠衛生健康部門顯然不夠,需要建立健全一個(ge) 多部門參與(yu) 的聯動機製,包括政治待遇、經濟待遇、職稱晉升、家屬就業(ye) 、子女教育等內(nei) 容,要看到並考慮的是一個(ge) 完整的“人”的需求。這尤其需要行業(ye) 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不斷探索,盡快把國民健康的“守門人”體(ti) 係有效建立起來,破解優(you) 質醫療資源“倒三角”型結構,實現衛生健康投入-產(chan) 出效應的最大化。
最後,要在全社會(hui) 真正營造出“敬佑生命、尊醫重衛、公正友善”的氛圍,行政主管部門尤其應當關(guan) 注常態環境中如何保障醫務人員有尊嚴(yan) 、安全地執業(ye) 。
(作者係北京醫院黨(dang) 委辦公室副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