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填表村醫”折射出幾多尷尬

時本 發布時間:2020-07-28 11:16:00來源: 健康報

  村醫曾因“一手拿鋤頭,一手聽診器”被人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赤腳醫生”。如今,這一備受尊敬的群體(ti) 卻自嘲成了“光剩一支筆”的“填表醫生”。“赤腳醫生”變“填表村醫”,折射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幾多尷尬。

  作為(wei) 公共衛生的基礎工作,很多表格確實不得不填。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隨訪表,每季度一次填寫(xie) 方能動態觀測病情;兒(er) 童、孕產(chan) 婦的健康管理表格及時填寫(xie) ,婦幼保健才能更加契合期待;居民健康檔案動態更新,方能確保數據精準……這些數據集中起來形成的大數據,能為(wei) 行政部門提供決(jue) 策參考,為(wei) 醫療資源投入提供依據。但如果表格過多,且不同表格還可能出現相同內(nei) 容,導致村醫填表比看病的時間還多,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解決(jue) “填表村醫”的煩惱,需要科學設計表格,盡量合並同類項,不讓村醫重複勞動浪費時間和精力。同時,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提高利用效率,為(wei) 村醫減負賦能。當前,基層信息化建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地方缺少資金和專(zhuan) 業(ye) 人員,信息化建設推動緩慢;有的地方項目分散、設計不合理,導致係統互不銜接,人為(wei) 製造障礙;還有的信息化項目建成後,後續服務跟不上,成了爛尾工程。在一些地方,醫保直報係統倒是延伸到了村衛生室,慢病管理也有網絡係統,但年齡偏大的村醫不懂使用,隻能用原始表格代替。國家去年印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與(yu) 規範,基層信息化建設亟待提速增效,讓村醫早日擺脫填表困擾。

  無論是醫療重心下移,還是疾病全過程幹預,都要求村醫發揮更大作用。他們(men) 既處於(yu) 醫療衛生最基層、又處於(yu) 疾病預防的最前端,工作量勢必會(hui) 越來越大。對此,除了在待遇等方麵給予更多關(guan) 愛外,還要切實為(wei) 他們(men) 減負,讓他們(men) 把精力花在更有意義(yi) 的事情上。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