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豐:“千變萬化”衍生產業 打造“可複製”鄉村經濟
中新網平頂山7月28日電 (李明明)“我手上拿的這本書(shu) 質量很好,但價(jia) 格卻是三折左右,銷量很好。”近日,記者隨“決(jue) 勝2020·河南更出彩”采訪團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feng) 縣采訪時,趙莊鎮大黃村村民李曉輝興(xing) 致勃勃地介紹,從(cong) 靠魔術表演掙錢,到憑借魔術衍生出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家致富,經營圖書(shu) 批發的他已經徹底實現了小康生活的華麗(li) 轉變。
寶豐(feng) 縣位於(yu) 河南省中西部,有著“中國魔術之鄉(xiang) ”之稱。常說的諺語“上自七十九,下至剛會(hui) 走,跳唱表戲法,人人有兩(liang) 手”指的就是這裏。但近幾年來,當地人已經不再僅(jin) 僅(jin) 依靠魔術表演謀生,由此衍生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遍地開花,這些“千變萬(wan) 化”出來的產(chan) 業(ye) 成為(wei) 農(nong) 民增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寶豐(feng) 縣已初步形成了10個(ge) 主導產(chan) 業(ye) 突出、特色產(chan) 業(ye) 鮮明的鄉(xiang) 鎮,82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明顯的村。
中國10萬(wan) 魔術演藝人員,有一半以上在寶豐(feng) 縣大黃村。自2009年起,該村將傳(chuan) 統魔術演藝與(yu) 商品銷售相融合,建成2.7萬(wan) 平方米的文化產(chan) 業(ye) 園。
大黃村駐村第一副書(shu) 記李琦雯介紹,原來寶豐(feng) 老鄉(xiang) 靠表演魔術掙錢,現在電視網絡信息發達,花錢看表演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開始考慮轉型做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從(cong) 最初魔術相關(guan) 的小商品到發展成為(wei) 大型農(nong) 村圖書(shu) 批發市場。目前該圖書(shu) 批發市場擁有商戶26家,單日銷量突破200萬(wan) 冊(ce) ,銷售額達到5.3億(yi) 元,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各地。趙莊鎮大黃村利用“魔術+”文化業(ye) 態,每年為(wei) 該村創造經濟收入15億(yi) 元,帶動全國各地13萬(wan) 人就業(ye) 。
“雖然現場觀看魔術的人少了,但我們(men) 卻依舊熱愛著魔術。你看表演,我不收費;但如果有喜歡的小配飾,你都可以選選。”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這些是多數勤勞質樸趙莊鎮老鄉(xiang) 的真實想法,通過魔術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脫貧致富,魔術表演“從(cong) 未停歇”隻是變了一種形式繼續。目前,趙莊鎮有民間魔術表演團體(ti) 20餘(yu) 個(ge) ,從(cong) 業(ye) 人員180餘(yu) 人;其中還有60多個(ge) “魔術演藝+商品銷售”團體(ti) ,從(cong) 業(ye) 人員有800多人。
說完寶豐(feng) 的魔術,就不得不說起寶豐(feng) 的酒,寶豐(feng) 在酒業(ye) 發展方麵這些年也發生了變化。為(wei) 促進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增加農(nong) 民收入,寶豐(feng) 縣石橋鎮邢莊村率先整合現有11家白酒作坊成立了公司。在積極改善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該村結合自身優(you) 勢,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檢測、統一標準的原則,挖掘酒文化故事,結合當地曆史悠久的酒文化,計劃將建設釀酒體(ti) 驗館、酒文化博物館、酒文化主題餐廳、酒文化民宿等配套產(chan) 業(ye) ,推動“酒旅融合發展”。
據寶豐(feng) 縣石橋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嚴(yan) 耿超介紹,在生產(chan) 釀造白酒之外,鎮裏正準備打造集旅遊、觀光、采摘、休閑度假、餐飲為(wei) 一體(ti) 的“酒旅融合”特色小鎮。在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發展規劃的同時,還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帶來經濟效益並實現走向小康生活的美好願望。
“生活富了,酒也品了,居住環境再美麗(li) 些,那心裏別提多高興(xing) 了。”2019年8月,寶豐(feng) 縣劃出6個(ge) 村成立了龍王溝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王堂村作為(wei) 示範區裏的其中一個(ge) 村,在居住環境方麵,提檔升級了村莊綠化美化,柏油路、自來水實現戶戶通,利用廢棄宅基地打造塘月色廣場、文化大戲台、星級旅遊廁所、生態停車場、環村水渠、休閑涼亭等基礎設施都在逐步完善;並在村內(nei) 栽植綠化樹木2000餘(yu) 棵、果樹9000餘(yu) 棵,真正實現了村莊林果化、庭院花園化的“畫裏王堂”。
此外,在推進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過程中,寶豐(feng) 縣充分發揮各鄉(xiang) 鎮、村的文化特色、區位優(you) 勢和資源特點,按照“一村一品”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打造聽鄉(xiang) 音、嚐鄉(xiang) 味、看鄉(xiang) 景、住鄉(xiang) 居、憶鄉(xiang) 愁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鏈。這樣做不僅(jin) 可以改善老鄉(xiang) 居住環境,增強農(nong) 村發展活力,還為(wei) 推動公共設施向農(nong) 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覆蓋,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下了夯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