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給《平安經》捧臭腳?
“眼平安,耳平安,鼻平安” “1歲平安,2歲平安,3歲平安” ……這兩(liang) 天,某地官員所著一本通篇“××平安”的《平安經》火了。麵對輿論質疑,當地已著手對此書(shu) 相關(guan) 問題展開調查核實。
《平安經》有多荒誕奇葩,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無需多費筆墨。但就是這麽(me) 一本“奇書(shu) ”,卻引得一幫人爭(zheng) 相捧臭腳,才是真正蹊蹺所在。權威媒體(ti) 站台背書(shu) ,隆重推薦;行業(ye) 協會(hui) 集中研討,朗讀品鑒;更有人稱此為(wei) “跨國傳(chuan) 世的經類大作力作”……不著邊際的“高帽”一頂接著一頂,令人嘔逆的諂媚之氣撲麵而來。可以說,圍繞此書(shu) 的種種活動,早已超越“個(ge) 人愛好”“附庸風雅”的範疇,而涉及公共資源的浪費,更給人阿諛權力的現實觀感。書(shu) 上所印的兩(liang) 家出版社,一家已公開否認出版過此書(shu) ,另一家承認審核把關(guan) 不嚴(yan) 、出版流程不規範。那麽(me) 這本“奇書(shu) ”究竟是如何出籠的,又是如何在電商平台“賣斷貨”的,到底是誰在買(mai) ?
“平安經”被念成“馬屁經”,以一種荒誕的方式,折射出“吹捧一條龍”的現實問題。領導喜歡運動,下屬鞍前馬後陪練陪賽,領導醉心書(shu) 畫,馬上就有“大師”“泰鬥”等名號紛至遝來……當“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被一些人奉為(wei) 圭臬,掩藏其中的“抬轎”“雅腐”“權力勾兌(dui) ”等問題就不能不察了。
被追捧受吹噓者,常常有個(ge) 一官半職,或掌握些許權力。而其“擁躉”,無非是將阿諛奉承當成獲利捷徑。當被吹捧者暈頭轉向,捧臭腳者占盡好處,就會(hui) 形成某種惡性循環。大量資源精力被耗費在虛頭巴腦、溜須拍馬的事情上,不僅(jin) 會(hui) 異化政治生態,更會(hui) 讓社會(hui) 風氣變得烏(wu) 煙瘴氣。
“平安經不平安”,對此個(ge) 案,我們(men) 可以一笑,但不能簡單了之,以“奇書(shu) ”為(wei) 契機,查清背後的真問題,才能給社會(hui) 一個(ge) 明明白白的交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