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大變樣 發展添能量
環境大變樣 發展添能量(走向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
一條寬敞的柏油路穿村而過,兩(liang) 側(ce) 白牆黛瓦,院牆上一幅幅農(nong) 民畫質樸、熱烈;推門進院,美人蕉開得正豔,菖蒲、麥冬青翠欲滴……走進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萬(wan) 田鄉(xiang) 萬(wan) 田村,難見昔日環境雜亂(luan) 的舊模樣。
“這條‘通源路’,之前可不大‘通’。”萬(wan) 田村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徐強賢說,村民過去多從(cong) 事養(yang) 殖業(ye) ,為(wei) 了生計都在房前屋後建輔房,還占了村裏的主幹道通源路不少地方,路段最窄處,不足兩(liang) 米。
徐強賢曾提議拓寬路麵,但反對的聲音隨之而來:“農(nong) 房‘建新不拆舊’,多年老習(xi) 俗了,何必改?再說了,憑啥先拆我的?”
拓路的事被擱置了下來,私搭亂(luan) 建之風更甚。那時候的萬(wan) 田村在衢州是“後進村”,2018年村集體(ti) 家底隻有6萬(wan) 多元。“村裏也想搞發展,可是缺少抓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範榮征說。
發展的新契機出現在去年。
2018年底,為(wei) 打好低收入農(nong) 戶增收攻堅戰,浙江全麵啟動新一輪扶貧結對幫扶工作,萬(wan) 田村成為(wei) 省委組織部結對幫扶村,去年初省委組織部幹部周雲(yun) 聰被派駐到萬(wan) 田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
反複踏看村莊,聽取鄉(xiang) 駐村幹部、村兩(liang) 委幹部意見,走訪黨(dang) 員農(nong) 戶……經過近兩(liang) 個(ge) 月的調研,周雲(yun) 聰明確了幫扶工作思路:突出黨(dang) 建引領,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經濟。
通源路拓寬,成為(wei) 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村兩(liang) 委會(hui) 議、黨(dang) 員大會(hui) 、村民代表會(hui) 議,啟動通源路拓寬工程的決(jue) 議通過了。
要拓路,路旁34戶民房庭院須各自退讓至少1米,一些村民不同意。那段時間,周雲(yun) 聰平均每天得接30多個(ge) 村民電話。
周雲(yun) 聰召開村黨(dang) 支部會(hui) ,大家深化共識:退讓圍牆庭院,黨(dang) 員幹部帶頭。範榮征第一個(ge) 拆掉了自家院牆,退讓30多平方米的庭院麵積;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吳幹生、黨(dang) 員周雪清等先後跟進。
同時,周雲(yun) 聰帶著村裏黨(dang) 員幹部、網格員,走進村民家中,征詢意見,並組織村民代表去衢州市衢江區上崗頭村實地考察。
走進上崗頭村,大家眼前一亮:村道寬闊平整,農(nong) 房整整齊齊,四處遍布綠植,村道旁的公園裏,村民悠閑地散步聊天。
最讓萬(wan) 田村村民範雲(yun) 仙羨慕的,是上崗頭村人的創業(ye) 致富能力——村道旁的民宿裏,住了不少遊客。民宿老板邵鬆財透露:“路寬了,旅遊大巴開得進。環境美了,我們(men) 生意也好了,一年掙幾十萬(wan) 元!”
“守著那幾間破房子,能有啥出息?”考察回來,範雲(yun) 仙就把違建拆了。
隨後,村民你讓1米,他讓2米……近3個(ge) 月時間,沿路34戶村民退讓了圍牆、庭院和農(nong) 房。
路麵美化工程迅速開展,鋪路、架管、清線路、安路燈、種苗木……通源路終於(yu) 修“通”了。
眼下改造好了,如何保證以後不再私搭亂(luan) 建?
“用村規民約來保證。”周雲(yun) 聰說。善用村規民約是衢州很多地方的傳(chuan) 統。萬(wan) 田村修訂村規民約,將農(nong) 房整治等內(nei) 容加入其中,並在村民代表大會(hui) 上表決(jue) 通過。
通源路“通”了,村裏的環境也連帶升級,基礎設施和環境麵貌達到浙江省AAA級旅遊村莊標準,爭(zheng) 取到省裏的宜居示範村創建資金150萬(wan) 元、市裏的重點項目建設資金100萬(wan) 元……
休閑運動廣場、黨(dang) 群服務中心等項目陸續建成。白天,村民沈忠祥喜歡帶上一壺茶,去服務中心坐一坐;傍晚,村民周竹青邀上一幫姐妹在廣場跳舞,別提多開心。
麵貌一新的萬(wan) 田村,最近引來萱草小鎮、佳農(nong) 園藝康養(yang) 綜合體(ti) 兩(liang) 個(ge) 億(yi) 元農(nong) 業(ye) 項目。目前,配套的萱草禮堂、萱草書(shu) 屋、文創街區等設施正同步開建。
“萱草小鎮建成後,萱草加工銷售每年能給村裏帶來500萬(wan) 元的收入,此外還有300萬(wan) 元的租金收入。”範榮征告訴記者,“村民們(men) 土地入股有分紅,在家門口打工每月能掙三四千元,現在好幾戶村民正準備開辦民宿。”
“萬(wan) 田村跑出了加速度。”走在通源路上,徐強賢特別自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