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13.7萬億元,精準破解小微企業融資結構性難題

朱一梵 發布時間:2020-08-24 14:30:00來源: 人民網

  人民財評:13.7萬(wan) 億(yi) 元,精準破解小微企業(ye) 融資結構性難題

  8月20日,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高飛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13.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7.5%,連續5個(ge) 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上半年,金融支持穩企業(ye) 保就業(ye) 政策初見成效,總體(ti) 實現融資服務“量增、麵擴、價(jia) 降”,市場主體(ti) 經營狀況趨於(yu) 向好。

  我國小微企業(ye) 數量龐大,且是吸納就業(ye) 的主力軍(jun) 。小微企業(ye) 融資難,是老問題,也是後疫情時代的新問題。穩住小微企業(ye) 的資金鏈,幫助它們(men) 渡過難關(guan) ,就是保障就業(ye) 和民生,是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

  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應該做到穩字當頭,既要放水養(yang) 魚、激活活力,也要避免大水漫灌、資金淤積。當前,加強實體(ti) 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ye) 的扶持力度,重點在於(yu) 破解結構性融資難題。本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也聚焦相關(guan) 問題,指出要繼續落實好金融支持政策。會(hui) 議提到,要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ye) ”,其目的就是通過專(zhuan) 門劃撥款項、確定特殊渠道,有效緩解眾(zhong) 多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穩住小微企業(ye) 的資金鏈、破解結構性融資難題,就要沿著“總量適度、精準導向”的方向,進一步加強貨幣政策的“結構性”,進一步提高資金的直達性和精準性。因此,通過不斷拓展政策工具箱,增加更加靈活創新的政策手段,有效提高精準性和直達性顯得尤為(wei) 重要。今年,央行就創設了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ye) 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liang) 個(ge) 直達實體(ti) 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用以提高對中小微企業(ye) 的貸款比重,並取得了切實成效:6月份至7月份已對50.6萬(wan) 戶企業(ye) 1.44萬(wan) 億(yi) 元到期貸款本金實施延期,其中普惠小微貸款本金延期4126億(yi) 元。3月份至7月份已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1.6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發放5017億(yi) 元。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7.5%,創曆史新高,對於(yu) 各類市場主體(ti) 支持的覆蓋麵和服務深度都大大加強。

  同時,要把目光放得更長遠,把支持小微企業(ye) 發展,為(wei) 小微企業(ye) 提供資金保障做為(wei) 長期性、可持續的政策。一方麵,金融行業(ye) 應該和實體(ti) 經濟共克時艱。要以兩(liang) 者共生共榮、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就是支持金融業(ye) 發展的理念,加大對實體(ti) 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ye) 等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推動融資成本下降,促進經濟社會(hui) 恢複正常循環。另一方麵,當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較大,雖然我國金融市場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但是,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形勢和挑戰不能掉以輕心,在支持實體(ti) 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ye) 發展的同時,也要確保金融業(ye) 特別是銀行業(ye) 的穩健經營,堅決(jue) 通過《金融支持穩企業(ye) 保就業(ye) 工作指引》等政策設計確保資金用途合法合規且風險可控,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