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擁躉的中式台球 何日能與斯諾克“平起平坐”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30日電(王昊) 如果談起最近關(guan) 於(yu) 台球的賽事,不少人可能立刻會(hui) 想到剛結束不久的英國斯諾克世錦賽。盡管中國選手無緣八強,但直到比賽結束之後,奧沙利文等國內(nei) 觀眾(zhong) 熟悉的名字依然活躍在媒體(ti) 之上。
相比起來,近期舉(ju) 辦的中式台球賽事就顯得“低調”了許多。中式台球,盡管有著很多人想象不到的雄厚群眾(zhong) 基礎,但在賽事受關(guan) 注度一直不如斯諾克賽事,其中原因耐人尋味。
頗具規模的中式台球人口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式台球在民間開始流行。但當時這項運動的名稱和規則都很模糊,黑八、十六彩、美式落袋、中式八球等名字讓外行人雲(yun) 裏霧裏。
實際上,在世界範圍內(nei) ,台球一般可分為(wei) 斯諾克、開倫(lun) 和普爾撞球。其中普爾撞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很多,比如美式撞球,美式撞球又分為(wei) 八球、九球、十球等,英式撞球和美式相似。
而中式台球一般指介於(yu) 斯諾克和美式之間的桌子,同時使用美式的規則和打法。目前,中式台球主流的是八球。
早些年,中國台球協會(hui) 秘書(shu) 長王濤接受采訪時曾介紹,中國台球人口保守估計有6000萬(wan) ,4000萬(wan) 都在打中式台球。這樣的規模是怎樣的概念呢?
而在2017年,劉國梁曾在微博介紹,中國一周兩(liang) 次以上、一次一小時以上參與(yu) 乒乓球運動的人口有8300萬(wan) 人。中式台球人口規模雖然不及被稱為(wei) “國球”的乒乓球,但整體(ti) 來看群眾(zhong) 基礎也可以用“雄厚”二字來形容了。
喬(qiao) 冰作為(wei) 喬(qiao) 氏台球總裁,多年來致力於(yu) 中式台球賽事的舉(ju) 辦和項目的推廣,對此深有感觸。
他介紹,目前國內(nei) 的職業(ye) 台球選手也有了一定的規模:“保守估計能夠以中式台球為(wei) 生的、偏職業(ye) 的球員在全國估計有兩(liang) 千多人。大師賽常年活躍的就有幾百人,還有一些在地方上常年活躍的。打的人估計就更多了。”
“又熱又冷”的中式台球賽事
喬(qiao) 冰用“如火如荼”四個(ge) 字來形容目前的中式台球賽事,他介紹十年前全國最大的台球賽事是美式九球和斯諾克,但是現在90%以上的賽事都是中式賽事。“在中國打球好的球員絕大部分都在打中式台球,一些別的項目的球員也都在轉打中式台球。”
在比賽獎金方麵,一些中式台球的高端賽事獎金也很豐(feng) 厚。比如中式八球大師賽,賽季總獎金可以達到2000萬(wan) 人民幣。
王鍾瑤是ICEA中式台球國際金章裁判,在業(ye) 內(nei) 很有名氣。抖音平台上,她有著超過600萬(wan) 的粉絲(si) 。在她9年的裁判生涯中,切身感受到了中式台球賽事的發展。“更像體(ti) 育賽事,而不是民間遊戲,”她補充道。“某種意義(yi) 上來看,發展和普及度已經超過美式九球。”
在王鍾瑤剛開始當裁判的時候,比賽沒有那麽(me) 多網絡直播,選手也沒有那麽(me) 重視。而現在參賽選手對於(yu) 自己運動員的身份有更多的認同,不再把比賽當做為(wei) 了“贏點兒(er) 錢”的民間賽事。
但飛速發展的中式台球賽事,並沒有出現一位像丁俊暉之於(yu) 斯諾克那樣的明星球員。這與(yu) 中式台球很少能夠登上全國性的電視轉播平台有關(guan) 。
喬(qiao) 冰認為(wei) ,世界斯諾克協會(hui) 背後雄厚的財力、影響力,以及具有影響力的傳(chuan) 播平台,是“丁俊暉們(men) ”能夠出現的原因。
這其實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中式台球的群眾(zhong) 基礎比斯諾克好,但賽事的受關(guan) 注程度不如斯諾克的原因。目前來看,中式台球還沒有完全具備出現一個(ge) “丁俊暉”的條件。
中式台球的海外影響力
而中式台球賽事相比於(yu) 斯諾克關(guan) 注程度不夠的另一個(ge) 原因,或許就是這項運動起源於(yu) 中國,目前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還無法與(yu) 斯諾克相比。
不過,隨著中式台球賽事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舉(ju) 辦,其海外影響力也在逐漸增長。“我們(men) 運動已經推廣到了全世界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很多台球媒體(ti) ,每年都有獎金排行榜,隻要拿了我們(men) 大師賽冠軍(jun) 的選手,至少在半年左右都能在排行榜前列,因為(wei) 上半年我們(men) 的比賽是最大的。”喬(qiao) 冰介紹。
比如在南非的賽事,“我們(men) 每個(ge) 月讚助他們(men) 一台汽車,打汽車聯賽,南非當地人參與(yu) 的積極性都很高。”
在中式台球全球推廣的過程中,一個(ge) 球迷們(men) 熟知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台球皇帝”亨得利,他是斯諾克運動曆史上最偉(wei) 大的運動員之一,曾7次摘得斯諾克世錦賽冠軍(jun) 。2012年宣布退役後,亨得利於(yu) 同年出任中式八球國際聯合會(hui) 名譽主席。
亨得利曾在接受采訪時談到:“這項中國原創的台球運動將承載著中國文化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中式台球將成為(wei) 世界台球產(chan) 業(ye) 全新升級的重要契機。”
中式台球走向世界,除了是比賽項目的發展,其背後還有著台球文化的輸出,而海外賽事的擴張往往可以帶來海外市場的擴張,台球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也可從(cong) 中嗅出一線商機。
職業(ye) 發展仍有提升空間
張堃鵬是“喬(qiao) 氏台球夢之隊”的球員,此前曾獲得中式台球國際大師賽全球總決(jue) 賽亞(ya) 軍(jun) 。為(wei) 了打台球,他放棄了學業(ye) ,目前是一位職業(ye) 台球選手。
在中式台球領域,張堃鵬已經算是非常高水平的選手了,人送外號“百步穿楊”。不過,距離那些明星選手的知名度,還有一定的距離。他說,有時候自己拎著打球的裝備,會(hui) 被人認為(wei) 拿著樂(le) 器,小提琴之類的。
張堃鵬說,希望未來中式台球能有高水平賽事和獎金。“這樣的話,職業(ye) 化的就多了,台球也能正式成為(wei) 人們(men) 心中的一項紳士運動。”
而裁判同樣是行業(ye) 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目前來看,台球裁判的收入並不算高。王鍾瑤介紹,很少有人以台球裁判為(wei) 職業(ye) 。
她說,通常不管一天有幾場比賽,裁判每天的收入為(wei) 300到500元。而計算裁判的年收入又不能簡單乘以365,因為(wei) 並不是天天有賽事。此外,新手裁判收入更少,“可能一兩(liang) 百一天。”
有誌於(yu) 成為(wei) 台球裁判的人,“留下來的是少數,大多數都轉行了,還是要養(yang) 家糊口的。”王鍾瑤介紹。
8月20日,張堃鵬在決(jue) 金中式九球球王爭(zheng) 霸賽中,以90:83戰勝趙汝亮奪得冠軍(jun) ,贏得50萬(wan) 元冠軍(jun) 獎金。
在《鄉(xiang) 村愛情故事》係列中扮演劉能的著名演員王小利也來到比賽現場,並全程解說了決(jue) 金比賽。對於(yu) 張堃鵬的奪冠,作為(wei) 台球愛好者的他說:能行!
希望中式台球的未來,也可以這樣,不論是球員還是賽事,都能夠讓人了解、喜愛並真心稱讚一句:能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