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頤和園舉辦多項文化活動 百年古桂飄香
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於(yu) 立霄)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攝影展開幕、節日立體(ti) 花壇亮相、200餘(yu) 盆桂花進入觀賞期……國慶中秋將至,頤和園的“兩(liang) 節”文化活動陸續拉開帷幕,為(wei) 遊客奉上豐(feng) 盛的節日文化大餐。
每逢中秋節到頤和園欣賞桂花已經成為(wei) 北京市民的傳(chuan) 統旅遊項目。今年以“頤和秋韻”為(wei) 主題的桂花文化節已在節前亮相,200餘(yu) 盆金桂、銀桂和丹桂進入最佳觀賞期。本屆桂花文化節將持續到10月16日。
今年桂花文化節的桂花主要布置於(yu) 東(dong) 宮門、仁壽殿和長廊沿線,遊客可以沿途觀賞以盆栽形式養(yang) 護的桂花。其中,在方形器皿中栽植的桂花為(wei) 頤和園養(yang) 護的百年古桂,古桂枝虯曲蒼勁,具有特殊風姿;圓形器皿所栽植的桂花也擁有幾十年的栽植曆史,當下正值觀賞期。
頤和園在文昌院、北如意門、國花台分別擺放“頤和太平”“清漪詠桂”和“盛世芳華”3處立體(ti) 花壇。位於(yu) 國花台的“盛世芳華”花壇是三座花壇中占地麵積最大的花壇,高5.5米、長18米,以中國傳(chuan) 統吉祥花籃造型方案,采用牡丹、壽桃、桂花、柿子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元素組合在一起。
位於(yu) 文昌院和北如意門的“頤和太平”“清漪詠桂”兩(liang) 座花壇將創建環境友好的設計理念融入設計中,采用往年花壇的主體(ti) 鋼結構進行再設計,結合“傳(chuan) 遞美好·引領健康生活”,突出頤和園的古典文化和桂花文化節的主題。
除全園200餘(yu) 盆桂花外,頤和園全園花卉布置麵積超過30萬(wan) 平方米,特色花缸、大型紫薇盆景120餘(yu) 盆,全園花卉布展用花量超過17萬(wan) 株。
位於(yu) 東(dong) 堤的“頤和園的造園藝術和時間美學暨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攝影展”29日開幕,攝影展共展出展板80餘(yu) 塊,用近百張頤和園四季風景圖片和文字表現頤和園造園藝術,讓遊客在遊園的同時,領略頤和園精湛的造園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為(wei) 了提升服務質量,位於(yu) 東(dong) 宮門、仁壽殿區域的兩(liang) 個(ge) 具有頤和園文化特色的公共衛生間在“十一”前已經完成改造。9月29日,頤和園舉(ju) 行了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chuan) 承公益行動頤和園公共衛生間改造項目竣工儀(yi) 式。
此次頤和園改造的這兩(liang) 座公共衛生間,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hui) 與(yu) 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將其改造成為(wei) 具有頤和園文化特色的公共衛生間。
節日期間,頤和園疫情防控工作不鬆懈,依然采取實名製預約購票的入園措施,遊客預約門票需持有效身份證件,至少提前一天通過“頤和園”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進行實名預約購票,購票成功後持本人二代身份證驗票入園。園區單日遊客接待量上調至最大承載量的75%,園方建議遊客“錯峰、錯時”預約購票入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