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時間,習近平表達的“不能”與“不要”
(近觀中國)聯合國時間,習(xi) 近平表達的“不能”與(yu) “不要”
中新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聯合國時間,習(xi) 近平表達的“不能”與(yu) “不要”
作者 鍾三屏
時逢聯合國成立75周年,中國元首外交也進入了“聯合國時間”——9月21日起,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先後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hui) 、第七十五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會(hui) 見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接下來,他還將出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hui) 、聯大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hui) 25周年高級別會(hui) 議。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全球疫情,世界再次站在十字路口。透過在聯合國這一多邊外交舞台上的連串重要活動,習(xi) 近平以2020年特殊的“雲(yun) 聚”方式,再次表達了中國對世界的期待——不能作出錯誤選擇,“單邊主義(yi) 沒有出路”;不要誤讀中國,“中國從(cong) 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從(cong) 不主張脫鉤,從(cong) 不想稱王稱霸。”
聯合國是微縮版的世界,在聯合國走過75年之際,當我們(men) 回望聯合國成立的初心——“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liang) 度身曆慘不堪言之戰禍”時,不僅(jin) 言猶在耳,而且深具現實意義(yi) 。
當今世界,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和霸淩行徑抬頭,個(ge) 別國家和政治勢力急於(yu) “甩鍋”“脫鉤”“退群”,以聯合國為(wei) 代表的多邊機製和國際治理體(ti) 係遭受嚴(yan) 重挑戰和衝(chong) 擊。
團結還是分裂?合作還是對抗?共擔責任還是逃避推諉?人類麵臨(lin) 關(guan) 鍵抉擇。“我們(men) 需要一個(ge) 什麽(me) 樣的聯合國?需要構建一個(ge) 什麽(me) 樣的未來?”這是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所有成員國的“必答題”。
在“聯合國時間”,中國最高領導人以明確的立場、清晰的表達給出了中國的答案——
“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不搞例外主義(yi) ,不搞雙重標準,也不能歪曲國際法”“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壟斷發展優(you) 勢的權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權、霸淩、霸道”。
“疫情也放大了全球治理體(ti) 係中不適應、不匹配的問題。各方應該思考如何加以完善,而不是推倒重來,另搞一套。”
“麵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裏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製,都違背了曆史規律。”
……
毫無疑問,站在決(jue) 定未來的十字路口,中國對霸權主義(yi) 、單邊主義(yi) 、雙重標準明確“說不”,堅定站在了多邊主義(yi) 、合作共贏的一邊。
“習(xi) 近平展現出了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yi) 維護者的一貫形象。”有外媒評論認為(wei) ,這與(yu) 單邊主義(yi) 傾(qing) 向日趨明顯的美國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學者則認為(wei) ,習(xi) 近平的表態體(ti) 現了中國對世界秩序的基本看法,而非針對特定國家。因為(wei) 各國關(guan) 係及利益都有可能存在衝(chong) 突,需要依靠製度和規則加以協調,而聯合國所代表的規則體(ti) 係就是處理國與(yu) 國關(guan) 係的基本途徑,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拳頭”更不是搞霸權、搞例外、搞單邊主義(yi) 的理由。“這即是中國的‘世界觀’。”
什麽(me) 才是世界各國的正確選擇?習(xi) 近平亦給出中國的回答——“我們(men) 要做的是,以對話代替衝(chong) 突,以協商代替脅迫,以共贏代替零和,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國共同利益匯合點,建設和諧合作的國際大家庭。”
這也是中國始終堅持的承諾和行動——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踐行合作共贏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向15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承諾疫苗研發成功後將作為(wei) 全球公共產(chan) 品提供……
正如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秘書(shu) 長特別顧問法布裏齊奧·霍克希爾德此前指出的,中國是塑造聯合國和人類未來極其重要的角色,來自中國的支持與(yu) 合作至關(guan) 重要。
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確定的世界、複雜的局勢以及個(ge) 別國家、個(ge) 別人出於(yu) 一己私利“攪渾水”,確實造成一些“理解赤字”下對中國的誤讀。
在“聯合國時間”裏,習(xi) 近平高頻發聲,對中國理念、中國態度作出一係列闡釋和廓清,同時也傳(chuan) 遞出不要誤讀中國的“言外之意”。
“我們(men) 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無意跟任何國家打冷戰熱戰”,習(xi) 近平重申。這也可以視為(wei) 對一些人習(xi) 慣性炒作“中國威脅”等論調的再次回應。
“我們(men) 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hui) 關(guan) 起門來封閉運行”,這可以視為(wei) 對“中國是否一如既往堅持開放”等“新問題”的直接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這些“新問題”,習(xi) 近平近期已經多次給予回應和闡述。在“聯合國時間”,習(xi) 近平再次強調,中國不會(hui) 關(guan) 起門來封閉運行。中國“將逐步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開辟空間,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增添動力”。
由此可見,中國的新發展格局仍然是將自己置於(yu) “世界之中國”的維度作出的政策選擇,這與(yu) 一直以來中國堅持的對外開放、多邊主義(yi) 選擇是一致的。
中國的行動也為(wei) 世人觀察問題提供了另一個(ge) 視角——倘若中國真的要“封閉運行”,那為(wei) 何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前搭建國際服務貿易平台、“逆勢”舉(ju) 行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又為(wei) 何在今年一再優(you) 化營商環境,新增多個(ge) 自由貿易區?
“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習(xi) 近平重申,要超越國家、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界限,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共同建設好我們(men) 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這同樣可以視為(wei) 對那些誤讀中國之人的回應。
從(cong) 某種程度上說,誤讀也是一種關(guan) 切。事實上,世界對中國的關(guan) 注,從(cong) 未像今天這樣廣泛、深切。而對中國的所有關(guan) 切最終都指向一個(ge) 問題——“今日之中國”將如何做“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對此,習(xi) 近平在會(hui) 見古特雷斯時用最樸素的話一語道明:
“中國從(cong) 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從(cong) 不主張脫鉤,從(cong) 不想稱王稱霸。我們(men) 想得最多的,是讓14億(yi) 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為(wei) 人類作出更大貢獻。”(完)(圖片素材來源:新華社、中新社、聯合國網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