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評價研究基地”在京授牌
日前,為(wei) 提高全社會(hui) 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意識和水平,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抗菌藥物臨(lin) 床應用與(yu) 耐藥評價(jia)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辦的中國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成立及授牌儀(yi) 式在京舉(ju) 辦。經評價(jia) 專(zhuan) 家組前後曆時一年半時間的遴選和實地考核,確立了18家醫療機構為(wei) 首批“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評價(jia) 研究基地(以下簡稱“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管理處處長張文寶、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徐英春、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劉又寧、王明貴教授、史錄文教授、林麗(li) 開教授和鄭波教授等代表出席本次授牌儀(yi) 式,並為(wei) 首批“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醫療機構進行授牌。
細菌耐藥已經成為(wei) 全球公共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也是各國政府和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的世界性問題。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加強抗菌藥物管理遏製細菌耐藥工作,先後製訂發布了《遏製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年-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家衛生健康委每年以通知形式部署我國抗菌藥物管理工作。近年來,通過各方努力建立健全規章製度、技術規範、強化醫療機構藥事管理、開展醫務人員培訓、加強質量控製、實施科學監測和專(zhuan) 項整治等工作,我國抗菌藥物臨(lin) 床應用管理水平得到一定提升,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細菌真菌耐藥總體(ti) 呈現良好局麵,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
為(wei) 推進建立抗菌藥物管理標準化及診療規範化模式,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下,大力推進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建設工作。2017年啟動AMS調研工作,根據調研結果於(yu) 2018年繼續開展AMS調研並發起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申報工作,旨在通過了解我國各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現況,對抗菌藥物管理效果顯著的醫療機構推薦設立抗菌藥物管理評價(jia) 研究基地,發掘和推廣有效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抗菌藥物管理科學、長效機製,改善感染性疾病患者預後,遏製細菌真菌耐藥。
自開展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申報工作之後,截至2019年3月31日,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共收到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申請表65份,來自29個(ge) 省(市、區),其中三級甲等醫院64家,三級乙等醫院1家;綜合醫院61家,兒(er) 童醫院4家。根據收集到的相關(guan) 信息,從(cong) 醫院具備的基本條件、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情況、醫院抗菌藥物管理效果三方麵對基地醫院進行評選。
2020年10月底,專(zhuan) 家組通過遴選、實地考核,確立了18家醫療機構做為(wei) 首批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包括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河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山東(dong) 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雲(yun) 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18家醫療機構做為(wei) 首批AMS評價(jia) 研究基地。
目前,在新冠肺炎全球流行背景下,國際社會(hui) 對細菌真菌耐藥問題進一步關(guan) 注,這對我國抗菌藥物臨(lin) 床應用管理又提出了新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進一步提高認識,以《抗菌藥物臨(lin) 床應用管理辦法》為(wei) 遵循原則,以改善感染性疾病轉歸和提高醫療質量為(wei) 目標,一如既往做好抗菌藥物臨(lin) 床應用管理相關(guan) 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