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HIV耐藥檢測有助於艾滋病長期有效管理

發布時間:2020-12-01 17:28:00來源: 健康報網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ge) “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國艾滋病日的宣傳(chuan) 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艾滋病與(yu) 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同屬病毒傳(chuan) 染性疾病,也是人類麵向未來的重要疾病挑戰。

  目前,隨著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的普及大大延長了艾滋病患者的平均壽命,使艾滋病成為(wei) 可治療、可管理的慢性疾病。與(yu) 此同時,隨著HIV抗病毒治療人群的不斷累積及治療時間的延長,HIV病毒耐藥性危機等重大挑戰也漸露端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衛健委艾滋病臨(lin) 床專(zhuan) 家組專(zhuan) 家張彤就艾滋病的防治給出如下建議:

  四分之一感染者未檢測,發現者多為(wei) 中晚期

  據了解,中國在1985年出現第一例艾滋病例以來,30多年間艾滋病感染病例快速增長,傳(chuan) 播途徑從(cong) 最初的以吸毒共用注射器及不安全采供血為(wei) 主,變為(wei) 性傳(chuan) 播、尤其是異性傳(chuan) 播為(wei) 主。目前,中國艾滋病的流行呈現總體(ti) 低流行,局部高流行的特點,感染人群已從(cong) 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從(cong) 年齡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20-45歲,但值得注意的是,14-20歲的年輕人和60歲以上老年人的感染人數呈現上升趨勢。

  “仍有很多病人沒有被發現。”張彤主任說。來自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全國尚有約四分之一的感染者沒有檢測或不知曉自身感染狀況,已發現感染者中疾病晚期比例較高。

  及時發現並堅持治療,壽命可接近非感染者水平

  感染HIV是否影響患者的預期壽命?2017年《柳葉刀》雜誌曾發表一篇研究報告,稱歐洲和美國感染艾滋病毒的年輕人預期壽命增加了10年,及時並堅持接受藥物治療的感染者預期壽命可接近非感染者。

  中國自2003年啟動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至今,也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張彤主任提到,“越來越多的感染者開始接受治療,真正地改善了患者的壽命和生活質量。在藥品種類上采用國產(chan) 與(yu) 進口結合的方式,加快了國際上新藥物的引進,讓更多的醫生和感染者對治療有了選擇。”

  變異將導致藥物無效,耐藥檢測有助於(yu) 長期管理

  HIV感染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堅持,治療效果有賴於(yu) 患者服藥的依從(cong) 性。期間一旦HIV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病毒對藥物的敏感性將下降,將可能導致藥物無效。

  “從(cong) 1987年第一個(ge) 艾滋病抗病毒藥物問世以來,到目前一共有30多個(ge) 單體(ti) 藥,形成有限的聯合抗病毒治療方案。HIV病毒變異是從(cong) 剛開始感染病毒就存在的,當然大多數變異病毒對藥物仍然敏感,但是隨著耐藥病毒的不斷出現,尤其是如果出現廣泛耐藥的病毒,將是對整個(ge) 治療體(ti) 係的嚴(yan) 重挑戰。”

  張彤主任表示,“耐藥檢測是一個(ge) 很好的幫助選擇抗病毒治療方案的手段,可以更早發現潛在的耐藥患者,提高治療效果,減少耐藥病毒傳(chuan) 播。對於(yu) 艾滋病長期管理非常重要。”

  二代測序技術更精準,商品化試劑已進入市場

  HIV病毒耐藥檢測通常采用基因型或者表型檢測,前者因相對便捷、成本較低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納。目前部分經濟發達國家已把HIV病毒耐藥檢測環節調整到治療方案製定之前。遺憾的是,國內(nei) 具備相應檢測能力的實驗室數量頗為(wei) 有限,其中具備CD4檢測能力實驗室896個(ge) ,具備病載檢測能力實驗室260個(ge) ,而具備基因型耐藥檢測能力實驗室僅(jin) 38個(ge) 。

  目前,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已經在艾滋病的耐藥檢測中得到應用,從(cong) 國外的經驗看,二代測序技術能有效提升檢測的敏感度,減少了人工操作(總計小於(yu) 2小時)和檢測周期(48小時)。“二代測序對實驗室人員的要求也更高,需要對結果有很好的解讀能力。北京佑安醫院已經建立了這種技術。”張彤說。

  (楊凡)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