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文化 > 輪換圖

數說寶“藏”·70年巨變|27萬座衛生廁所背後的西藏人居環境改善

發布時間:2021-06-02 13:51:00來源: 新華社

   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十三五”時期,西藏累計改造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27萬(wan) 座,90%以上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30%以上村莊生活汙水亂(luan) 排亂(luan) 放得到控製,40%的村莊基本實現人畜分離,農(nong) 牧民逐漸養(yang) 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xi) 慣。

   村莊幹淨了、變美了,村民們(men) 的精氣神也有了新的提升。


鳥瞰西藏自治區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2021年5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走進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一排排藏式民居整齊排列,道路寬闊,鄉(xiang) 村環境幹淨整潔。

   “以前村裏大家養(yang) 的豬、牛、羊、雞等到處亂(luan) 跑,禽畜糞便多、蒼蠅多、垃圾也多,氣味很大。現在,村裏垃圾有專(zhuan) 門的收集地,村裏幹淨整潔了,我們(men) 也更加愛惜村裏的衛生環境了。” 江村村民瓊巴珠說。


山南市澤當鎮讚堂社區即將竣工的新牛圈(2019年7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杜傑表示,西藏全覆蓋配置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儲(chu) 設備,基本實現農(nong) 牧區垃圾集中處理。下一步,將繼續改善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人文和諧、生活美好的新型農(nong) 牧區。

   在推進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中,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等市糧食主產(chan) 縣(區)群眾(zhong) 每年春季開展糞汙清掏,將人畜糞汙混合堆肥還田,實現糞汙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在村容村貌提升上,西藏各地采取牲畜離院、牲畜出村等方式,積極實施人畜分離工程,改變了牲畜糞便隨處可見的現象,降低了人畜共患病風險。


318國道上的一間廁所(2021年5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截至目前,西藏5239個(ge) 村莊將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4482個(ge) 村莊建立村莊保潔製度,村莊保潔員達44072名,228個(ge) 村莊實行專(zhuan) 業(ye) 化、市場化運行管護,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1000個(ge) 。

   76歲的居民邊巴次仁從(cong) 小就生活在拉薩市城關(guan) 區八廓街附近,過去幾十年,他見證了八廓街公共廁所的改變。“這幾年,拉薩公共廁所環境越來越好,很幹淨衛生。”老人說。


拉薩市八廓街內(nei) 的一個(ge) 公共衛生間(2021年5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在邊巴次仁的記憶裏,20世紀90年代,拉薩市公共廁所很少且大多在居民大院裏,也不分男女廁所,居民上廁所前總要在門外喊一聲。“太不方便了,而且廁所也很髒。”

   “現在生活好了,城市裏旱廁換成了水廁,我們(men) 家前幾年也裝了帶馬桶的衛生間。”邊巴次仁說,現在的八廓街,走幾十米就能看到一個(ge) 公共廁所,再也不用著急了。

   小廁所,大民生。隨著西藏在全區推進“廁所革命”,目前已在交通沿線主幹道、旅遊景區及縣區、鄉(xiang) 鎮、鄉(xiang) 村、社區新建改建廁所近2000處,形成了覆蓋城鄉(xiang) 、布點科學、功能完備、生態環保的公廁布局。

   據介紹,“廁所革命”從(cong) 根本上改善了西藏公共廁所規劃不健全、供給數量少、建設品質低和運營管理差的現象,同時,對優(you) 化西藏旅遊環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世界旅遊目的地和提升城鄉(xiang) 文明形象具有重大意義(yi) 。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村莊環境衛生麵貌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良好的生活習(xi) 慣逐步養(yang) 成,一幅幅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正在漸次展開。

   文字記者:田金文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海報拍攝:田金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