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文化 > 資訊

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魏有霞:腳踏實地為民服務 不忘初心履職盡責

發布時間:2021-01-25 11:12:00來源: 西藏日報

  2020年,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日喀則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管委會(hui) 高級畜牧師魏有霞借調到日喀則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牧業(ye) 科工作。一年來,她立足工作崗位,履職盡責、務實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2020年初以來,日喀則市從(cong) 區內(nei) 外引進燕麥、紫花苜蓿、老芒麥、多年生黑麥草、草地早熟禾、冰草、堿茅、披堿草、巴青披堿草等13個(ge) 品種,魏有霞和團隊在白朗、亞(ya) 東(dong) 、薩迦、薩嘎、康馬、定日6縣結合不同牧草品種、不同海拔和土壤性質等製定引種試驗種植方案,開展了低海拔區不同燕麥品種一年收獲兩(liang) 茬對比試驗,不同海拔區域種植不同燕麥品種和不同紫花苜蓿品種的大田對比試驗,不同牧草品種在同一鹽堿地的單播、混播引種試驗小區建設種植和大田試驗種植,總共建設種植混播、單播試驗小區24個(ge) ,引種試驗種植麵積為(wei) 180畝(mu) 。

  “通過實地指導、電話谘詢指導、微信平台視頻指導等方式,從(cong) 種植技術、田間管理、收獲加工等方麵,我們(men) 團隊指導白朗縣巴紮鄉(xiang) 拉東(dong) 村、白朗縣杜瓊鄉(xiang) 久布村、薩迦縣吉定鎮江色村、亞(ya) 東(dong) 縣帕裏鎮二居委、薩嘎縣夏如鄉(xiang) 拉亞(ya) 村、定日縣長所鄉(xiang) 通來村等開展了人工種草技術指導,為(wei) 日喀則市篩選種植優(you) 質高產(chan) 飼草提供了有效的試驗數據。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6日,魏有霞協助日喀則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科學養(yang) 殖技術服務團隊,深入桑珠孜、南木林、薩迦、薩嘎、亞(ya) 東(dong) 5個(ge) 片區,對18縣(區)的基層畜牧獸(shou) 醫人員、新型職業(ye) 農(nong) 牧民(合作社帶頭人)共413人,開展了為(wei) 期19天的送科學種植、養(yang) 殖技術下鄉(xiang) 巡回服務指導和培訓,有效提升了基層畜牧獸(shou) 醫技術人員、合作社帶頭人的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通了科學種植、養(yang) 殖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

  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魏有霞為(wei) 康馬縣“三區”科技服務人員,在一年的服務期內(nei) ,按照康馬縣農(nong) 牧業(ye) 發展科技服務工作需求,魏有霞不定期赴康馬縣及其部分鄉(xiang) 鎮和村級,開展人工種草、牛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組建和規範發展、草原生態保護、牛羊科學高效養(yang) 殖、青稞秸稈氨化等工作的技術指導和培訓。

  “隻要看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真正掌握了技術、有了收益,我就高興(xing) !”魏有霞笑著說。

  “一年來,通過加強理論學習(xi) 和實踐曆練,我在群眾(zhong) 工作中得到了政治思想和業(ye) 務能力的雙提升。下一步,我會(hui) 繼續履好職、盡好責,在服務群眾(zhong) 中踐行初心使命,做無愧於(yu) 新時代的農(nong) 牧科技工作者!”魏有霞告訴記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