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噶赤畫派傳承人達澤多吉:將熱愛做成事業
走進達澤多吉的工作室,一股清香濃鬱的藏香味撲鼻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井然有序的房間,牆上掛著達澤多吉繪製的各類唐卡作品,桌上擺放著繪製唐卡所需的顏料和相關(guan) 書(shu) 籍。工作室裏,兩(liang) 名學生正專(zhuan) 心繪畫,整個(ge) 房間充滿安靜祥和氣氛。
平日裏,上午9點30左右,達澤多吉和學生們(men) 到達工作室,簡單準備後,他們(men) 師生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年30歲的達澤多吉出生在拉薩,小時候受父輩的影響,對文化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自7歲開始接觸唐卡繪畫後,唐卡便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一定繪畫基礎的達澤多吉,在20來歲時,結識了噶瑪噶赤畫派第十代傳(chuan) 承人——嘎瑪德勒。“嘎瑪德勒是一位優(you) 秀的老師,是昌都唐卡繪製、銅像鍛造以及寺院建築方麵最具影響力的大師。”達澤多吉說。
為(wei) 了係統地學習(xi) 噶瑪噶赤畫派,達澤多吉來到昌都,跟隨嘎瑪德勒,開始了長達6年的學習(xi) 生活。學成後,回到拉薩,他留意到多數唐卡畫師都是一門心思繪製唐卡,對唐卡的推廣等並未多花心思。達澤多吉自知,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唐卡這門藝術,需要知識的助力,於(yu) 是,他便主動報班學習(xi) 漢語和英語。
2013年,白手起家的達澤多吉帶著老師的囑托,憑借對唐卡的熱愛,創辦了噶瑪噶赤唐卡藝術中心,期間的困難和壓力可想而知。幸運的是,他跟著畫院裏的另外一名老師學習(xi) ,在他那裏學到了很多創辦畫院相關(guan) 的經驗。從(cong) 選址、裝修、宣傳(chuan) ,每件事情都親(qin) 曆親(qin) 為(wei) ,從(cong) 此,他的事業(ye) 一步一步,走上正軌……
“恩師希望我能將噶瑪噶赤畫派唐卡保持最傳(chuan) 統和最原本的狀態,所以我對選材和顏料的甄選上非常慎重,為(wei) 的就是保持唐卡最傳(chuan) 統和最原本的畫法。”達澤多吉說。
現在畫院聘請了老師,招收了學徒,學生有男有女、有藏族也有漢族,大家安靜地在畫室作畫已經成了常態,同時也會(hui) 互相探討繪畫技巧。
畫院裏的學生來自四麵八方,都對唐卡繪畫懷著特殊的情感,所以畫院的硬性要求也成了自然習(xi) 慣,大家自覺遵守,這點讓達澤多吉即欣慰又感動。
來自遼寧的學生孫佳說:“我本來就是學畫畫的,唐卡的色彩組合以及造型特色都讓我感到十分的震撼。”
在授課、打理學院事務,全力推廣唐卡藝術的同時,達澤多吉還積極參加各類比賽。2018年,達澤多吉的作品在第四屆中國國際唐卡藝術展上獲獎;2019年榮獲全國非遺文化工藝唐卡二等獎;2020年評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西藏唐卡噶赤畫派與(yu) 古格畫派》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2020年,為(wei) 了促進西藏各畫派之間的交流,推動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傳(chuan) 承、創新、發展,達澤多吉創建了西藏噶欽文化促進會(hui) 。2020年底,噶欽文化促進會(hui) 建立不久,“百匠百科”授予了達澤多吉百匠名師的榮譽。達澤多吉說:“文化是一個(ge) 民族的根,我希望自己能夠堅持不忘初心,秉承老師的理念和自身的願望,將噶瑪噶赤畫派文化一絲(si) 不漏地傳(chuan) 承發揚下去,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關(guan) 注、認識、學習(xi) 這項偉(wei) 大的非物質遺產(chan) 文化。”
如今,充滿信心的達澤多吉成為(wei) 了噶瑪噶赤畫派的傳(chuan) 承人,並在繪製唐卡這條路上越走越順。“把熱愛做成事業(ye) ,這是最好的際遇。”達澤多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