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生態奶牛養殖 引領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2-04-06 10:33:00來源: 拉薩日報

  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的產(chan) 業(ye) 轉型道路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wei) 傳(chuan) 統第一產(chan) 業(ye) ,養(yang) 殖業(ye) 一頭連著百姓餐桌,一頭連著生態環境,牽一發而動全身。為(wei) 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曲水縣充分利用科技創新,積極推進傳(chuan) 統養(yang) 殖廠向美麗(li) 牧場轉型,標準化、科技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綠色生態牧場,不僅(jin) 為(wei) 本地群眾(zhong) 帶來了綠色經濟,更是展開了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畫卷。

  在曲水縣淨土生態奶牛養(yang) 殖基地,一排排標準化、鋼結構的牛舍寬敞明亮,鋪著黃沙的牛床和運動場幹淨、整潔,滿載牛飼料的飼喂機在一個(ge) 個(ge) 牛舍間奔走,喂養(yang) 工人嚴(yan) 格按喂養(yang) 程序給牛添加飼料……沒有髒亂(luan) 的景象、沒有難聞的氣味,這個(ge) 位於(yu) 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山溝裏的養(yang) 殖基地打破了記者對傳(chuan) 統養(yang) 殖廠的印象。

  自動刮糞機、投料機、擠奶器……一處處科技化的設施設備,讓這個(ge) 養(yang) 殖基地顯得更高大上了。該基地負責人羅布告訴記者,該基地於(yu) 2020年開工建設,總投資2.5億(yi) 元,2021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共有奶牛500餘(yu) 頭。堅持以“良種牛、優(you) 質草、生態奶”為(wei) 經營目標,采用科學引種奶牛,利用現代先進的繁育技術,繁育適合本地區飼養(yang) 和生產(chan) 的良種奶牛,變粗放式飼養(yang) 為(wei) 集約化、現代化飼養(yang) ,促進曲水種奶牛生產(chan) 由普通產(chan) 品向高技術、高效益產(chan) 品的轉變。

  長期以來,受傳(chuan) 統養(yang) 殖方式影響,糞汙是生態養(yang) 殖的一大難題。據了解,該養(yang) 殖基地引進區外先進的糞汙幹濕分離技術,將奶牛產(chan) 生的糞汙通過幹濕分離,將幹糞轉化為(wei) 有機肥,可以給養(yang) 殖基地增加一筆收入。另外,糞水流入沼氣池發酵,再通過管道輸送到附近農(nong) 田進行灌溉,有效實現了糞汙的生態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這種生態化養(yang) 殖的模式也深受本地群眾(zhong) 的點讚和認可,許多村民紛紛申請加入到養(yang) 殖基地的管理工作中來。

  “無論是清理糞便或者喂飼草,都是通過機器去實現,對於(yu) 人來說不那麽(me) 累,我自己也是操作機器而已,我也想在這裏一直好好幹下去,我有這樣的信心。”曲水淨土奶牛養(yang) 殖基地投料員堅才告訴記者。43歲的堅才是曲水縣達嘎鎮色甫村人,目前是一名投料員,他告訴記者,自己一個(ge) 月有4500多元的工資,而且包吃包住,一個(ge) 月能給家裏增加不少收入。

  作為(wei) 公司負責人的羅布是2019年高校畢業(ye) 大學生,也是曲水本地人,大學畢業(ye) 後,他返鄉(xiang) 學起了養(yang) 殖。一邊跟老員工學習(xi) ,一邊通過網絡化、信息化多渠道學習(xi) ,現在的他不僅(jin) 擁有豐(feng) 富的養(yang) 殖經驗,還獲得了領導的認可成為(wei) 了曲水淨土奶牛養(yang) 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

  “剛好現在政策也支持大學生返鄉(xiang) 就業(ye) 和在企業(ye) 就業(ye) ,我也是曲水縣本地的,本著就近原則,現在在這邊當一個(ge) 管理員。後期的話,我們(men) 的發展理念就是把產(chan) 奶量提高,把產(chan) 投率提高,拓寬增收渠道,把公司整體(ti) 的經濟收入提高上來,為(wei) 當地搬遷戶、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ye) 崗位,為(wei) 建設美好曲水貢獻力量。”羅布說。

  產(chan) 業(ye) 發展最重要的是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協調統一。據了解,該養(yang) 殖基地從(cong) 建廠至今解決(jue) 就業(ye) 30餘(yu) 人,其中就包括易地搬遷的10餘(yu) 名村民。該養(yang) 殖基地同時也是由曲水縣政府通過貸款的方式投資建設的,充分體(ti) 現了曲水縣不等不靠,目前該養(yang) 殖基地全部由本地大學生帶領本地群眾(zhong) 運營管理。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石,著力打造生態產(chan) 業(ye) ,走綠色經濟發展道路,不僅(jin) 帶動群眾(zhong) 致富增收,更是凝聚起各族群眾(zhong) 的向心力,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入推進。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