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水清岸綠景色美——昌都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持續向好

發布時間:2022-06-09 09:37:00來源: 西藏日報

  沐浴著清晨的暖陽,順著昂曲河步行,河暢水清、碧波蕩漾、景色宜人。

  2021年,昌都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麵壓緊壓實河湖長工作責任,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進河湖長製從(cong) “有名”“有實”到“有能”“有效”,做到了河湖管護見行動、見成效,全市河湖更加充盈、更加清澈、更加美麗(li) 。

  充實管護隊伍

  健全工作機製

  2021年,昌都市持續將河湖長製工作與(yu) 全市重點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研究解決(jue) 河湖長製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結合昌都市領導幹部崗位調整情況,及時調整充實市、縣、鄉(xiang) 、村四級河湖長2222人。其中,市級河湖長29人、縣(區)級河湖長245人、鄉(xiang) 鎮級河湖長648人、村(居)級河湖長1300人,市、縣、鄉(xiang) 三級河湖長巡河湖3200餘(yu) 人次,實現了河湖管護責任全覆蓋。

  同時,投入3763.3萬(wan) 元完成了52個(ge) 河湖管理範圍劃定及13個(ge) 河湖岸線保護與(yu) 利用規劃編製工作,在河湖顯眼位置設置了藏漢雙語公示牌855塊。為(wei) 11縣區編製完成了河道采砂規劃,確保河道采砂規範化。

  為(wei) 建立健全聯席會(hui) 議機製、部門聯動協調機製、巡河員製度和河湖長履職、監督檢查、考核問責等製度,通過召開“河湖長+檢察長+警長”聯席會(hui) 議,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共發現非法采砂、汙水直排和違規向河道傾(qing) 倒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等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條,立案18件,向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4條。

  在此基礎上,全麵啟動自治區河湖長製管理信息係統,重點用於(yu) 巡河湖管理、河湖問題處置、“四亂(luan) ”專(zhuan) 項整治、上報問題、任務處置等。充分利用西藏首個(ge) “智慧河長”示範項目平台,實現了縣域重點河段實時監控管護。

  此外,昌都市將2.54萬(wan) 餘(yu) 名水管員納入河湖長製工作體(ti) 係,動態調整三分之一崗位人員開展常態化河湖保潔工作。對市、縣、鄉(xiang) 三級河長辦150名工作人員進行係統實操培訓,取得顯著成效。

  明確工作方向

  加大宣傳(chuan) 力度

  2021年,昌都市編製完成了《金沙江流域(西藏昌都)水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工程總體(ti) 建設方案》,順利通過自治區水利廳審查;完成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與(yu) 評估項目、金沙江上遊生態功能區保護項目、瀾滄江上遊紮曲河流域昌都至日通段水生態修複工程的可研報告,並開工建設了丁青縣怒江上遊協曲河生態修複與(yu) 保護工程。

  同時,出台了《昌都市2021年漁業(ye) 資源增殖放流項目實施方案》,向金沙江放流3厘米以上魚苗191萬(wan) 尾,與(yu) 甘孜州簽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聯合漁政執法行動協議。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完成義(yi) 務植樹2.64萬(wan) 畝(mu) 、森林撫育40.2萬(wan) 畝(mu) 、生態修複0.23萬(wan) 畝(mu) 、“四旁”植樹2.9萬(wan) 畝(mu) ,實施天保公益林建設3.3萬(wan) 畝(mu) ,實施草畜平衡草原麵積7420.62萬(wan) 畝(mu) 、禁牧草原麵積750萬(wan) 畝(mu) 。

  積極配合做好川藏鐵路、瀾滄江河段沿江公路等大型建設項目河道采砂、涉河審批、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審批等前期工作。同時,將河湖長製工作列入市委黨(dang) 校生態文明專(zhuan) 題培訓內(nei) 容,共培訓市直相關(guan) 單位、各縣(區)科級幹部90餘(yu) 人次,協調重慶市水利局組織20餘(yu) 名市、縣兩(liang) 級業(ye) 務骨幹參與(yu) 河湖管護、執法監管等業(ye) 務培訓。

  此外,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世界環境日”等時間節點,積極開展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山洪災害、水土保持、河湖管護、節約用水等相關(guan) 知識宣傳(chuan) 活動,全年共開展宣傳(chuan) 活動9次、發放宣傳(chuan) 單1.1萬(wan) 餘(yu) 張、宣傳(chuan) 手冊(ce) 1000餘(yu) 冊(ce) 、宣傳(chuan) 品800餘(yu) 件(套)。

  深化落實舉(ju) 措

  嚴(yan) 查違法行為(wei)

  昌都市與(yu) 那曲市、林芝市以及玉樹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等周邊毗鄰地區簽訂了聯防聯控聯治協議,聯合開展跨界河湖巡查,有效保障了省、市際河流水生態環境安全,有效深化了河流上下遊、左右岸協調聯動機製。

  投入資金56.5萬(wan) 元,製作可降解環保垃圾袋、環保垃圾回收桶、《綠色出行·文明旅遊倡議書(shu) 》等,持續開展河湖及岸線垃圾清理,共清理各類生活垃圾380餘(yu) 噸。將河道非法采砂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納入重點工作內(nei) 容,摸底調查全市河道采砂場54家,關(guan) 閉證照不齊全、不規範河道采砂場22家。

  深入實施化肥農(nong) 藥零增長行動,全年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農(nong) 藥使用量同比減少3.23%。紮實開展縣域水環境質量監測,14個(ge) 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you) 於(yu) 《地表水質量標準》和《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水源地達標率100%。

  同時,完成297個(ge) 禁養(yang) 區地塊劃定,劃定麵積31.66萬(wan) 公頃。積極做好廢棄農(nong) 膜回收工作,農(nong) 膜回收率89%。對全市300餘(yu) 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未發現轉讓、買(mai) 賣、傾(qing) 倒、焚燒、填埋等違法違規處理醫療廢物現象。

  此外,建成61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縣級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99.22%;建成9座縣級以上汙水處理設施,縣級以上城市汙水處理率65.12%。全年清除河道垃圾18.9噸,對違法傾(qing) 倒垃圾的企業(ye) 罰款3萬(wan) 元。圍繞全市27條河流,投入警力840餘(yu) 人次、車輛220餘(yu) 台次,勸阻和告誡破壞河湖行為(wei) 30餘(yu) 次。

  放眼今天的昌都,瀾滄江奔流不息,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清澈見底、魚兒(er) 淺遊,人們(men) 安居樂(le) 業(ye) ,共同守護著綠色家園。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昌都:嗬護棲息樂園

    W020220602357135407939.jpg
    野生動物不僅是一種自然資源,更是重要的生態資源,是生態係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昌都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多措並舉保護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營造了良好的生存棲息環境。[詳細]
  • 昌都市林草局“四個提前”全麵啟動林長製工作

    近年來,昌都市林草局積極謀劃,以“四個提前”主動推進林長製各項工作開展有序。 [詳細]
  • 任維在昌都市林芝市調研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任維赴昌都市芒康縣、八宿縣和林芝市波密縣、墨脫縣,就清潔能源項目、抗震救災、道路交通安全及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等工作情況進行調研。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