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南成功獲批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圖為(wei)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蘇海紅介紹海南州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背景及意義(yi) 。祁增蓓 攝
26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2022年7月10日,國務院批複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以“江河源區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北隅,因地處青海湖之南而得名。黃河蜿蜒穿越境內(nei) ,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青海的通衢要地、生態重地、能源富地。
根據國務院的批複,海南州將重點針對生態本底脆弱與(yu) 生態保護戰略需求矛盾突出、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與(yu) 民生持續改善需求矛盾突出等問題,集成應用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生態農(nong) 牧業(ye) 等技術,實施生態保護與(yu) 治理提升、生態農(nong) 牧業(ye) 綠色發展促進、新經濟增長點培育、生態文化旅遊惠民、科技創新支撐等行動,統籌各類創新資源,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探索適用技術路線和係統解決(jue) 方案,形成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有效模式,對江河源區生態保護與(yu) 治理、生態產(chan) 業(ye) 協調發展形成示範效應,為(wei) 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實踐經驗。
圖為(wei) 青海省海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錢國慶介紹海南州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基礎和優(you) 勢。祁增蓓 攝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蘇海紅表示,建設海南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是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生態環保、社會(hui) 治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生短板等可持續發展典型問題,依靠創新探索係統解決(jue) 方案的重要舉(ju) 措,也是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借鑒國際做法,分享中國經驗,助力全球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務實行動。
近年來,海南州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成效顯著、生態環境保護與(yu) 治理成果豐(feng) 碩、生態產(chan) 業(ye) 初見成效,特別是新型清潔能源富集,光伏、風電、水電等新能源資源豐(feng) 富。青海省海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錢國慶說:“海南州新能源(光伏、風電、光熱)裝機容量已突破‘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占青海省裝機容量的69%,累計發電量突破500億(yi) 千瓦時,榮獲‘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園區和水光互補發電站’兩(liang) 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幹熱岩資源具有埋藏最淺、溫度最高、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等特點,被譽為(wei) ‘中國熱盆’。”
圖為(wei) 新聞發布會(hui) 現場。祁增蓓 攝
為(wei) 支持海南藏族自治州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海南州出台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2030年)》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2022—2024年)》,力爭(zheng) 到2030年,把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設成為(wei) 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產(chan) 業(ye) 協調發展、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的高原可持續發展的樣板,為(wei)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wei) 青藏高原乃至世界同類地區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海南模式、青海經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生態保護 高原增綠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指出,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國家高度重視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製度創新、築牢科技文化支撐、加大生態建設投入。[詳細] -
重走天路看變遷丨“樹爸爸” 邊久:“世界屋脊”種綠洲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西藏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雅魯藏布江流至山南市境內後,沿岸幾乎都是裸露的沙丘。[詳細] -
看,國家公園的全新打開方式
自然保護與當地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是國家公園建設需要解決的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它不僅關係到如何協調國家公園體製建立中各利益相關方的關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