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警方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赤狐
圖為(wei)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赤狐。 互助縣公安局供圖
15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海東(dong) 市互助縣公安局獲悉,日前,海東(dong) 市互助縣公安局丹麻派出所、森林警察大隊聯合互助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以及當地民眾(zhong) ,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赤狐。
據介紹,日前,互助縣公安局丹麻派出所民警接到村警報警稱,在互助縣丹麻鎮拉莊村河邊發現一隻不知是狼還是狐狸的動物,請派出所前來查看。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一隻體(ti) 長約70厘米,吻尖而長、四肢較短、尾較長並釋放奇特臭味的相似於(yu) 狐狸的動物,隨即將情況報該縣森林警察大隊和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
經互助縣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趕到現場仔細觀察辨認,並將其影像發送至有關(guan) 專(zhuan) 家進行確認後,確定該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赤狐。
為(wei) 防止赤狐逃脫,給群眾(zhong) 的家禽、家畜帶來傷(shang) 害,民警和互助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決(jue) 定將赤狐捕獲後帶到灌木林地進行放生。“當時赤狐全身的皮毛已被水浸濕,放生後我們(men) 發現它全身顫抖、行走困難,無法自行離開,我們(men) 就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一起將赤狐送到了野生動物救治中心,待赤狐身體(ti) 恢複便放生。”互助縣公安局民警說。
據介紹,赤狐聽覺、嗅覺發達,行動敏捷,通常夜裏出來活動,白天隱蔽在洞中睡覺。毛色因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較大變異,一般背麵棕灰或棕紅色,腹部白色或黃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麵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側(ce) 黑色條紋延伸至足麵。它的腿腳雖然較短,爪子卻很銳利,跑得也很快,追擊獵物時速度可達每小時50多公裏,善於(yu) 遊泳和爬樹,主要以旱獺及鼠類為(wei) 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祁連草原綠意盎然 黑河源頭艾鼬一家愜意生活
初秋時節,祁連山下的青海祁連草原綠意盎然。攝影師在祁連縣黑河源頭濕地拍到艾鼬媽媽和它的八個崽崽,它們時而打鬧,時而和諧相處,時而躲藏,十分幸福。[詳細] -
青海茶卡鹽湖景區暫時閉園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消除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廣大遊客的健康安全。青海省烏蘭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辦公室16日上午發布。[詳細] -
中國“國家公園省”青海:“雪山之王”“高原大熊貓”保護見聞
率先在中國試點並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後,創建祁連山、青海湖國家公園……位於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堪稱中國“國家公園省”。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