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黃河上遊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近日,青海省政協副主席張黎帶領部分省政協委員,提案單位和承辦單位、提案委員會(hui) 、港澳台僑(qiao) 和外事委員會(hui) 負責同誌赴海東(dong) 市督辦“關(guan) 於(yu) 挖掘青海黃河文化資源,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提案。
張黎一行實地調研海東(dong) 市油嘴灣、卓紮灘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河湟文化博物館等並召開座談會(hui) 。她指出,提案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為(wei) 指導,選題準、質量高、意見實。承辦單位多措並舉(ju) 提高辦理效率,務實高效。
張黎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和“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大要求,落實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部署,充分認識青海在黃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強化文化自信。要挖掘文化內(nei) 涵,做好融合文章。整合全省資源,深入研究保護和弘揚黃河文化,推動黃河上遊文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和建設生態文化旅遊帶,加快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要認真履職盡責,增強責任擔當。提案單位和承辦單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深入研究,密切協商,做到說得準、提得對,做到委員滿意、群眾(zhong) 受益,確保提案辦理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國家公園麵積超1000平方米的湖泊達167個 水源涵養能力顯著增強
三江源國家公園內麵積大於1000平方米的湖泊達到167個,其中,長江源園區120個、黃河源園區36個、瀾滄江源園區11個,這些湖泊以淡水湖和微鹹水湖居多。 [詳細] -
“電力天路”鋪就西藏城鄉居民幸福致富路
西藏,被稱為世界“第三極”,自然條件惡劣,高寒缺氧,曾是我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西藏基礎設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