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十年奮進實幹 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發布時間:2022-10-17 09:56:00來源: 拉薩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堆龍德慶區經濟社會(hui) 取得巨大成就的十年,更是堆龍德慶區人民日子越過越紅火的十年。十年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群眾(zhong) 的收入更高了,精神文化生活更豐(feng) 富了,就醫、辦事、就學更方便了。十年奮進,十年實幹,堆龍德慶區群眾(zhong) 獲得感成色更足。

  走進如今的堆龍德慶區西嘎山,滿山的綠意讓人賞心悅目。很難想象,過去這裏是一座光禿禿的石頭山。據了解,西嘎山綠化工作開始於(yu) 十年前,東(dong) 嘎社區二組投入集體(ti) 經濟2800萬(wan) 元,在西嘎山和村子周圍種下了19萬(wan) 棵樹苗,綠化了800畝(mu) 荒地。對比西嘎山推行生態修複前後的狀況,讓人不禁感歎短短十年間這裏發生的巨大變化。

  今年,東(dong) 嘎社區還承包了2000畝(mu) 的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這次攻克的是坡度大、綠地條件更差的區域。這項工程完工後,西嘎山有望徹底綠起來。近年來,堆龍德慶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讓綠色成為(wei) 發展底色,持續推進生態修複工作,打造各類生態惠民新場景,讓群眾(zhong) 能夠共享生態發展成果。

  不隻是生態環境,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也是堆龍德慶區寺廟僧人精神和物質水平得到極大提升的十年。6月,就如何在達紮寺更好深化“三個(ge) 意識”教育,達紮寺負責人次仁組織寺廟部分僧人進行討論學習(xi) 。學習(xi) 完回到宿舍,僧人洛桑平措又開始一天的修行。幹淨整潔的房間,供電有保障,也有取暖設備。現在這麽(me) 好的環境是國家穩定繁榮、關(guan) 心西藏發展的結果。

  洛桑平措說:“我來達紮寺已經七年多了,以前兩(liang) 三個(ge) 人住在一間僧舍裏。自從(cong) 寺廟條件改善後,現在一人一間僧舍,其他條件也特別好。”

  2011年,西藏實施利寺惠僧政策,這些年寺廟發生的喜人變化讓僧人們(men) 充滿了感恩。安穩的修行生活環境來之不易,大家表示,黨(dang) 的政策這麽(me) 好,一定會(hui) 珍惜當下,做愛國愛教的僧人。

  十年間,眾(zhong) 多好政策的落地、創新創業(ye) 大賽的舉(ju) 辦,讓更多西藏大學生勇敢追夢,也讓不少人願意嚐試新路子,他們(men) 相信即使不考公務員,也能活出精彩人生。今年23歲的德珍是一名大學畢業(ye) 生,個(ge) 子不高的她,長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畢業(ye) 後,德珍曾在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上班。一次偶然,讓從(cong) 小就喜歡做飯的她,萌發了創業(ye) 的想法。

  “我從(cong) 大學開始就一直有創業(ye) 的想法,畢業(ye) 後,在一家國企工作了一年多。我喜歡做飯,有一次,我們(men)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剛好做了林芝辣椒醬,爸爸媽媽覺得很好吃。一念之下,就想著做辣椒醬。”德珍說。

  拿著父母資助的5萬(wan) 元啟動資金,調查完市場後,德珍注冊(ce) 了拉薩桑玉辣椒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ye) 之路。現在,公司每月銷售額能達到4萬(wan) 元,進貨、記賬、做規劃……德珍頗有小老板的架勢。成長路上吸收的各種知識、不同創業(ye) 者的經驗慢慢“發酵”,德珍開始規劃起自己以後的“辣椒路”。考慮到疫情影響,德珍打算嚐試通過直播帶貨來拓寬銷路。對於(yu) 目前的她來說,創業(ye) 能夠讓她經濟獨立,讓她有抵禦風險的能力,更是她為(wei) 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做出的努力。

  “目前,我隻想把品牌做好,把公司做大做強,讓他們(men) 知道有這麽(me) 一個(ge) 辣椒醬,叫桑玉。”德珍說。

  不管是次仁、洛桑平措,抑或是青春力量的代表德珍,他們(men) 都在這十年間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他們(men) 的幸福是堆龍德慶區各族各界群眾(zhong) 生活巨變的縮影。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同心協力向前奔,堆龍德慶區的下一個(ge) 十年會(hui) 更美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