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林草生態建設十年磨出“一劍”
10月16日,在北川河濕地公園一位姓薑的遊客說:“你看看,北川河兩(liang) 岸水草秀林,再看看西寧乃至全省山川,林草豐(feng) 美,美得都像在畫中。”是的,十年來,是青海林草生態建設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ju) 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全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麵推進林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全麵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全麵推動林草生態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青海作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省份,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國家公園示範省,十年來,青海在全國率先開展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示範省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成為(wei) 全國首批、排在首位、麵積最大的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通過國家驗收;積極推進青海湖、昆侖(lun) 山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相關(guan) 規劃納入國家林草局支持範圍,青海國家公園群初具雛形;保護地體(ti) 係進一步優(you) 化,在全國率先完成自然保護地優(you) 化整合,將8類109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ou) 化為(wei) 79處,自然保護地占青海全省總麵積的38%,國家公園占到自然保護地總麵積的77%。
多年來,青海省堅持把濕地保護作為(wei) 維護“中華水塔”生態安全的重要依托,在全國率先實施了濕地生態管護員製度,三江源綜合試驗區22縣區設置963名濕地管護員,管護麵積192.6萬(wan) 公頃(2890萬(wan) 畝(mu) );完成國土綠化271.12萬(wan) 公頃(4066.9萬(wan) 畝(mu) );現有國有林場110個(ge) ,林地總麵積544.2萬(wan) 公頃(8163萬(wan) 畝(mu) )。
全省防沙治沙實現從(cong) “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根本性轉變,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續呈現“雙縮減”態勢,十年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9.13萬(wan) 公頃,封禁保護沙化土地58.24萬(wan) 公頃,青海全省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其中有效治理可治理沙化土地達30%以上;嚴(yan) 格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製度,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從(cong) 2012年的54.22%,提高到2021年的57.8%。鮮草產(chan) 量達到10549.5萬(wan) 噸。同時,十年累積發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227.46億(yi) 元,79萬(wan) 戶農(nong) 牧民受益。
同時,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明顯,全省各地累計救護野生動物50種1000餘(yu) 隻,全省野生動物保護收容救護體(ti) 係建設不斷完善;堅持產(chan) 業(ye) 生態化、生態產(chan) 業(ye) 化發展方向,因地製宜發展綠色富民產(chan) 業(ye) ,提升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綠色福祉、生態獲得感、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瑪多“白珍珠”讓百姓錢袋鼓起來
“我沒想到今年養殖藏羊的分紅比去年還多,現在收入一年比一年多。”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鎮牧民更呷高興地說。 [詳細] -
青海“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
中新網記者23日從青海省自然資源部門獲悉,《青海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以下簡稱《規劃》)已獲自然資源部批準,並由青海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實施。 [詳細] -
青海將規範實施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幹預等服務
中國兒童孤獨症患病率約為7‰。中新網記者23日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按照相關部署,青海省將規範實施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診斷和幹預服務。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