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監測顯示青海三江源沼澤濕地碳儲量增多
記者11日從(cong)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長期監測顯示,近60年來,青海三江源區平均最大積雪深度階段性變化明顯,年最大凍土深度迅速減小,氣候生產(chan) 潛力和植被覆蓋度增加,沼澤濕地碳儲(chu) 量增多,河流流量總體(ti) 增加。
青海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亞(ya) 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麵積最大國家公園,區劃總麵積19.07萬(wan) 平方公裏。
據悉,三江源區年平均氣溫呈顯著增溫趨勢,1961年-2021年,三江源區年平均氣溫為(wei) 1.0℃,且呈顯著增溫趨勢,平均每10年升高0.33℃。此外,三江源區年降水量也呈略增多趨勢。
通過監測顯示,1961年-2021年,三江源區平均最大積雪深度總體(ti) 變化趨勢不明顯,但階段性變化明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最大積雪深度呈增加趨勢,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0世紀末呈減小趨勢,進入21世紀以來呈增加趨勢。
近60年,三江源區氣候生產(chan) 潛力顯著增加,2003年以來增加幅度較大,較1961年-2002年平均增多12.0%。
此外,1981年-2021年,三江源區平均最大凍土深度呈顯著減小趨勢,平均每10年減小8.4cm,尤其是2017年以來最大凍土深度持續偏小。
在2000年-2021年,三江源區植被覆蓋度呈波動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增加0.25%,高植被覆蓋度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區的東(dong) 南部,而三江源西部主要是低覆蓋度分布區。三江源區沼澤濕地總碳儲(chu) 量呈波動增加趨勢,其中,2000年-2005年變化趨勢不明顯,2005年以後呈明顯增加趨勢。
科研人員表示,未來氣候變化持續變暖會(hui) 給生態係統帶來較大風險,建議深化氣候變化影響機理研究及極端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提高生態係統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黃河保護法出台正當其時 凝聚合力強化政治監督
江河流域保護再添標誌性立法。10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該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詳細] -
三江源多地連續降水日數突破曆史同期極值
今年入秋以來(9月1日-10月30日,下同),青海全省降水量總體呈前少後多、南多北少分布。其中10月下旬降水量偏多幅度最大,三江源地區多地連續降水日數突破或接近曆史同期極值。 [詳細] -
玉樹“江源之窗”為三江源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黑頸鶴在隆寶湖的草甸上戲水、啄食、棲息,在通天河北岸,200餘隻岩羊正在峭壁和山坡上奔跑、漫步、覓食,畫麵更具和諧感……10月29日,打開玉樹“江源之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