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首批31處自然教育基地通過專家審查
11月28日,記者了解到,近日,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聯合省教育廳、團省委、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hui) ,組織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以視頻方式召開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認定審查會(hui) 。
在聽取了第一批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自然教育基地申報情況匯報,經過質詢討論,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一致認為(wei) ,31個(ge) 自然教育基地(21個(ge) 自然保護地類、4個(ge) 社會(hui) 類、6個(ge) 學校類)本底資源豐(feng) 富、具備較為(wei) 完善的體(ti) 驗設施和師資團隊,符合青海省自然教育基地認定標準相關(guan) 要求,同意認定。
首批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自然教育基地的成功認定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成果的展示平台、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創新典範、是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新時代樣板的具體(ti) 體(ti) 現,是不斷提升自然教育服務能力,有效推進自然教育體(ti) 係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公眾(zhong)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和綠色發展能力的重要舉(ju) 措。
青海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管理局副局長張學元表示,下一步,國家公園示範省自然教育工作將以首批基地為(wei) 依托,以係列化、專(zhuan) 業(ye) 化、大眾(zhong) 化的自然教育活動為(wei) 引領,引導社會(hui) 組織、誌願者和廣大公眾(zhong) 廣泛參與(yu) 自然教育,提高自然教育覆蓋麵,逐步建立青海特色、國家公園特點、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自然教育創新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引大濟湟北幹渠二期幹渠全線試通水 渠道總長317千米
12月1日,經連續三晝夜信息化監測、線上調度,曆經近5年建設,引大濟湟北幹渠二期工程實現幹渠全線試通水。 [詳細] -
青海“省鳥”遷徙,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最壯觀的還是遷徙前20多天時間裏,原本分散在高原河穀中的黑頸鶴向著隆寶、嘉塘、黃河源頭等地聚集。很快,黑頸鶴夫婦迎來了孵化期,這期間,雌鶴一直盡心盡力孵卵,而雄鶴,則會擔負起守護繁殖領地的重任。[詳細] -
青海首次發現九龍卷柏
1日,記者從青海山水自然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研究院獲悉,日前,青海首次發現九龍卷柏,為青海新記錄物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