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科研雪豹“祁妙”“新”家域達230平方千米
“經過‘祁妙’的逐漸遷移,最近5個(ge) 月相對穩定的‘新’家域達到230平方千米,被跟蹤後11個(ge) 月總的活動範圍則超過了400平方千米。”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師王大軍(jun) 7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說。
為(wei) 進一步深入揭示祁連山國家公園雪豹活動規律、繁殖策略等個(ge) 體(ti) 生態學信息,經中國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批準,2021年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與(yu) 北京大學聯合開展雪豹衛星追蹤工作,成功追蹤2隻雪豹,並通過網絡征名,為(wei) 其取名為(wei) “祁跡”“祁妙”,通過追蹤,掌握了“祁跡”“祁妙”的基本活動情況。
據介紹,“祁跡”“祁妙”放歸野外後,科研人員和國家公園管護人員通過衛星信號和超高頻無線電信號進行了不間斷的跟蹤。其中,“祁跡”的頸圈回傳(chuan) 了240天的定位數據,但今年8月該項圈意外脫落,停止了工作。“祁妙”的頸圈仍在持續工作,到目前為(wei) 止已超過330日,每天回傳(chuan) 12個(ge) 定位點,其中超過95%的定位點是有效數據。
“根據已經獲得的定位數據,我們(men) 獲知不同個(ge) 體(ti) 之間的活動範圍有著很大的個(ge) 體(ti) 差異。目前正在進一步分析數據,我們(men) 還會(hui) 得到被跟蹤雪豹個(ge) 體(ti) 的取食頻率和取食地點信息,以進一步了解其食物資源利用情況。”王大軍(jun) 說,“結合棲息地信息,可以了解雪豹的精細棲息地選擇,結合人類活動信息,可以了解人與(yu) 野生雪豹之間的關(guan) 係。這些信息不僅(jin) 是雪豹個(ge) 體(ti) 生態學的信息積累,更是對雪豹種群管理和物種保護必不可少的基礎數據。”
祁連山是中國32個(ge) 生物多樣性保護陸域優(you) 先區域之一,區域內(nei) 發育和保持了大麵積梯度差異顯著、生態結構完整、類型多樣的高山高原複合生態係統,具有豐(feng) 富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分布著大麵積連續的雪豹適宜棲息地5.11萬(wan) 平方公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專家建議:調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水生態環境監測重點
“在未來,有必要針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河流和濕地開展持續的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並將監測重點向受氣候變化影響更大、與國家公園核心管理區域聯係更緊密的河流源頭區域轉移。”[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祁連山是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北緣的‘天然濕島’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和西北諸河的重要水源地。”12月7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新聞發布會上。[詳細] -
互助:投近億元資金拓國土綠化“版圖”
11月28日,記者從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獲悉,互助縣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轉化為生態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全麵完成國土綠化、林草資源管護、濕地保護與恢複、城市園林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