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畔慶豐年 三江大地奏牧歌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裏慶豐(feng) 年。當豐(feng) 收的喜悅貫穿整個(ge) 金秋,豐(feng) 收的讚歌便在冬藏時節響起。
12月18日下午,慶祝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暨青海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博覽會(hui) 青海(河湟)第七屆農(nong) 產(chan) 品展交會(hui) (以下簡稱“農(nong) 展會(hui) ”)在海東(dong) 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隆重開幕,人們(men) 相聚湟水穀地,共話桑麻、共慶豐(feng) 收、共謀未來。
農(nong) 展會(hui) 從(cong) 2016年落地海東(dong) 到如今已有七年曆程,曆屆農(nong) 展會(hui) 不僅(jin) 向省內(nei) 外展示了青海農(nong) 牧業(ye) 發展的新成果、新技術,也推介了新產(chan) 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
今年以來,全省以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為(wei) 抓手,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八大行動”,拚出了一個(ge) 豐(feng) 收年。預計,全年一產(chan) 增加值增長4.5%以上,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以上,糧食總產(chan) 107.3萬(wan) 噸、油料30.9萬(wan) 噸、蔬菜154萬(wan) 噸,肉類產(chan) 量達到44.37萬(wan) 噸、奶37萬(wan) 噸、禽蛋1.55萬(wan) 噸,均比去年有明顯增長,“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
農(nong) 展會(hui) 受疫情影響姍姍來遲,但絲(si) 毫沒有影響高原人民向勤勞致敬、為(wei) 豐(feng) 收喝彩的情懷。
走進設在民和縣川垣新區市民健身廣場南側(ce) 的展會(hui) 會(hui) 場,兩(liang) 市六州展館、海東(dong) 市六縣區展館、科技創新館、非遺文化展示館、青繡展館等18個(ge) 展館內(nei) ,各具特色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琳琅滿目,滿眼一片喜慶豐(feng) 收的新景象。
這是民和縣第一次舉(ju) 辦省級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展交會(hui) 。記者在民和縣展館內(nei) 看到,館內(nei) 共設有“民和模式豐(feng) 收年、拉麵之源響中華、金玉糧豔獻碩果、‘畜’勢勃發譜華章、科技創新促振興(xing) 、果香四溢甜人心”等12個(ge) 展陳平台,從(cong) 特色蔬菜到特色水果再到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以實物、圖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出民和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縣和瓜果之鄉(xiang) 的發展成果。
“大家看看,這是我們(men) 公司今年夏天新推出的百合漿水飲料,還有這些百合青稞藜麥粥、百合月餅、百合糕等農(nong) 特新產(chan) 品……”參展企業(ye) 負責人高燕向來賓和觀眾(zhong) 一一介紹參展產(chan) 品。
高燕介紹的這些產(chan) 品都是由青海北歸燕商貿有限公司依托民和縣86.7餘(yu) 公頃的百合種植,按照“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方式,與(yu) 當地百合種植合作社合作,用收購的鮮百合再經過深加工產(chan) 出係列高附加值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這些產(chan) 品遠銷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wei) 合作社和農(nong) 戶們(men) 帶來了良好收益。
“我們(men) 還設置了品嚐區、現場加工區等互動區域,積極組織24家本縣涉農(nong) 企業(ye) 參展,共展出26類168種農(nong) 產(chan) 品。”民和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科技局副局長張全喜說。
“黃河流經化隆縣8個(ge) 鄉(xiang) 鎮73個(ge) 行政村,積極利用水質優(you) 良的黃河水,我們(men) 開展水產(chan) 養(yang) 殖,大家看到的這些三文魚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yang) 非常豐(feng) 富……”
來到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科技局設立的展區,一旁的直播帶貨區格外引人注目。來自化隆縣當地的網絡紅人和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向大家展示來自山水化隆的三文魚產(chan) 品。
化隆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科技局產(chan) 業(ye) 辦主任馬玉煥介紹,現場由本地網絡紅人直播也是今年化隆展區的一大特色,“我們(men) 帶了化隆縣14家合作社的50多種農(nong) 特產(chan) 品來參加展會(hui) ,就是為(wei) 了向大家展示具有化隆縣特色的優(you) 質高原農(nong) 畜產(chan) 品,提升化隆縣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拓展銷售渠道。”
除了館內(nei) 展示,展會(hui) 還搭建戶外展棚,設農(nong) 民豐(feng) 收體(ti) 驗區、河湟特色美食展區、青海拉麵展區、交易區,開展民族特色美食品嚐、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展示、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等活動,全麵展示河湟地區特有的農(nong) 耕文化、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豐(feng) 收是禮讚、豐(feng) 收是致敬、豐(feng) 收是號角。在共話豐(feng) 收的美麗(li) 圖景中,農(nong) 展會(hui) 必將全麵提升青海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擦亮“淨土青海·高原臻品”青字號招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態係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自成立以來,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態係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圍繞三江源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國家公園建設和生態多樣性保護等重大需求開展研究。[詳細] -
青海三江源地區7年安裝人工鳥巢超5000個
記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生命鳥巢”項目自2016年在三江源地區實施以來,已累計安裝人工鳥巢5018個,招鷹架16個。“生命鳥巢”是國家電網公益基金會聯合國網青海電力和專業生態保護組織開展的聚焦青海三江源地區鳥類和生...[詳細] -
青海2022年完成國土綠化525.5萬畝
14日,記者從2022青海省國土綠化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該省完成國土綠化525.5萬畝,其中營造林267萬畝、草原治理修複258.5萬畝,分別為年度任務的143.5%和100%。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