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首家動植物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通過專家評審
30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司法廳獲悉,為(wei) 加強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的培育和發展,滿足青海省目前亟須的動植物損害鑒定需求,強化動植物保護執法力度,該廳日前組織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對青海省首家動植物損害司法鑒定申請機構進行現場評審。
評審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具備開展生態係統環境損害鑒定領域中的生態破壞行為(wei) 致植物損害鑒定、生態破壞行為(wei) 致動物損害鑒定,以及生態破壞行為(wei) 致草原生態係統損害鑒定等三個(ge) 分領域的司法鑒定技術條件和技術能力。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是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的重要環節,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與(yu) 生態環境公益訴訟銜接機製的重要環節,也是嚴(yan) 厲打擊生態破壞和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wei) 的重要依據。
2018以來,青海省積極探索實踐、創新生態文明建設體(ti) 製機製,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改革工作,並將組建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隊伍作為(wei) 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在2018年7月,登記設立了首家環境損害類司法鑒定機構。
據悉,此次中科院西北高原所申請設立的動植物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填補了青海省動植物損害司法鑒定領域的空白,將為(wei) 公安機關(guan) 、海關(guan) 緝私部門偵(zhen) 辦刑事案件和林業(ye) 、農(nong) 業(ye) 、海關(guan) 、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辦理行政案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3000餘名徒步愛好者環青海湖徒步迎新年
31日,來自青海、甘肅、西安等地的3000餘名徒步愛好者齊聚青海湖畔,用環保徒步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詳細] -
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青海省反饋督察情況
督察組指出,青海是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積極進展,但部分領域和地區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存在。[詳細] -
青海茶卡“社企聯姻”助當地千餘人脫貧致富
“我們依托當地‘茶卡羊’的品牌優勢,在茶卡鎮設立了集養殖、屠宰、加工、儲藏、銷售為一體的生態畜牧業養殖基地,建立‘社企聯姻’發展模式,幫助當地1098名貧困牧民順利脫貧致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