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藏北高原的美麗
圖為(wei) 安多縣武裝部官兵在河道沿岸撿拾垃圾,時刻守護著安多縣美麗(li) 生態環境。 記者 高玉潔 卞琳琳 攝
生靈草木,根植一方淨土;萬(wan) 水千山,繪成壯麗(li) 畫卷。
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亞(ya) 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我國乃至亞(ya) 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而位於(yu) 藏北唐古拉山脈兩(liang) 側(ce) ,平均海拔5200米、地理麵積達10萬(wan) 平方公裏的那曲市安多縣,是諸多江河的源頭,是冰川的故鄉(xiang) 、湖泊的天堂,更是諸多瀕危野生動物生活的家園,生態文明建設在這裏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yi) 。
近年來,西藏那曲市安多縣武裝部團結當地幹部群眾(zhong) ,緊緊依靠廣大民兵,積極支持和參加地方生態文明建設,做好生態文明宣傳(chuan) 教育,巡查守護好青藏生命線和江河源頭,保護救治野生動物,為(wei) 保護藏北高原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作出了突出貢獻。
提高認識——
做生態文明“宣講員”
安多縣境內(nei) 的水係均為(wei) 江河源頭或支流,主要河流總長度4510公裏,大小湖泊230餘(yu) 個(ge) ;冰川麵積達1600平方公裏,約占全國冰川麵積的十分之一,生態價(jia) 值十分突出,生態環境非常脆弱,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重要涵養(yang) 區。
安多縣武裝部僅(jin) 有10名官兵,如何以有限的人員匯聚成生態文明建設的磅礴力量,成為(wei) 擺在大家麵前的首要課題。雖然人員有限,但安多縣還有480名基幹民兵、500名普通民兵,更有4萬(wan) 多名幹部群眾(zhong) ,隻要把大家都宣傳(chuan) 動員起來,軍(jun) 民團結一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就一定能夠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為(wei) 此,安多縣武裝部利用對廣大民兵每年兩(liang) 次的培訓時機,大力在民兵當中宣講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給大家講安多縣在全西藏乃至全國、全世界至關(guan) 重要的生態屏障作用,講解生態環保法律法規知識、水資源和動植物保護常識、交通運輸安全、白色汙染防治知識等。
安多縣武裝部全體(ti) 官兵和廣大民兵都積極參與(yu) 到安多縣極高海拔生態文明搬遷工作中。安多縣武裝部部長張學功利用休假時間,來到山南貢嘎縣森布日高海拔搬遷安置點看望搬遷群眾(zhong) 時說:“這裏海拔低,發展的機會(hui) 也比較多,隻要有勤勞的雙手,日子就會(hui) 越過越好!而我們(men) 的安多生態脆弱,搬遷騰退的草原‘歸還’給大自然後,不會(hui) 再因過度放牧而退化,羌塘草原就會(hui) 變得更健康、更美麗(li) !”
巡查守護——
做萬(wan) 水千山 “守護者”
安多不光是江河之源,青藏鐵路、青藏公路、格拉輸油管線、青藏直流聯網、蘭(lan) 西拉光纜“五條生命線”貫穿安多全境,長期承擔了80%以上的進藏物資和90%以上的出藏物資運輸。保護“生命線”的安全暢通和生態良好,是安多廣大護路民兵的職責所在。
在青藏鐵路修建之時,安多縣的護路民兵就按鄉(xiang) 鎮劃分責任區,對鐵路經過的地段,把草皮小心揭起運回家存養(yang) ,鐵路建好後,再小心翼翼鋪在裸露的路床上。從(cong) 此後,鐵路、公路沿線就再也少不了護路民兵的身影。一列列火車開過,沿途民兵敬著標準的軍(jun) 禮,不是戰士勝似戰士。雖孤獨做伴、寒冷相陪,但護路民兵數年如一日,用筆直的脊梁撐起青藏鐵路的安全與(yu) 暢通。
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狂風驟雨,抑或寒風凜凜、冰雪無常,麵對異常艱苦的自然環境,安多的近千名民兵都在巡視和保護的路上。
據了解,自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開通以來,安多段護路民兵多次排除重大險情,16年來轄區內(nei) 無路外人身傷(shang) 亡事故、無危行案件、無貨盜案件、無破壞野生動植物案件,100%確保線路暢通。
又一列進藏列車疾馳而過後,民兵旺堆緩緩放下手臂,目光堅定地說:“保護這片土地的安全是我們(men) 的職責,看著火車、汽車順利通過,群眾(zhong) 生活越來越好,草原生態也越來越好,我們(men) 再苦再累也非常值得。”
保護救助——
做生靈草木“保護神”
安多縣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有近400種野生植物和153種野生動物,其中國家和西藏自治區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種、二級保護動物17種,許多是瀕危野生動物,如棕熊、雪豹、藏羚羊、黑頸鶴、藏雪雞等。安多縣武裝部官兵和廣大民兵,自覺擔負起這片土地上生靈草木“保護神”的角色。
為(wei) 保護藏北野生動植物,安多武裝部一方麵動員廣大民兵與(yu) 當地相關(guan) 部門,共同在草原深處巡邏,阻止不法分子盜采雪蓮、紅景天等珍稀植物和偷獵藏羚羊、黃羊、野驢等野生動物,並為(wei) 野生動物架設防護網、安全通道等;另一方麵,積極向周邊村落群眾(zhong) 開展普法宣傳(chuan) ,軍(jun) 民一道保護野生動植物。
鑒於(yu) 青藏公路沿線車輛多、旅行者多的情況,安多縣廣大民兵及時疏導,在重要節點和重要區域疏導車輛人群,為(wei) 野生動物開設“安全通道”,保證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徙時經過道路的安全。同時,安多縣武裝部還組織護路民兵把地方政府印有注意事項、禁忌風俗的旅遊宣傳(chuan) 圖冊(ce) ,向旅遊者發放,倡導愛護西藏的草原植被,共同保護脆弱的高原生態。
巡視途中,每當遇到受傷(shang) 的野生動物,民兵們(men) 都會(hui) 第一時間精心救治,或聯係野生動物保護站及相關(guan) 部門,對受傷(shang) 動物進行進一步救治處理並放歸自然。通過多年傳(chuan) 承,安多縣武裝部官兵和廣大民兵已成為(wei) 維護高原生態的一支重要力量。
除了保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安多縣武裝部官兵還積極開展“保護環境從(cong) 我做起”活動,以勤勞雙手在海拔4700米的安多縣城所在地建設“綠色軍(jun) 營”,利用空地搭建陽光棚、蔬菜棚,親(qin) 手種植各種樹木和蔬菜,為(wei) 這片冰雪高原增添一抹綠色。同時,張學功還經常和官兵一起在武裝部周圍和縣城街道、河道撿拾垃圾,用自己的雙手為(wei) 駐地創造更加幹淨、整潔的環境,以實際行動支持參與(yu) 駐地生態環境建設。
在今後的工作中,安多縣武裝部還將對標對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方向目標,圍繞建設建成建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地、綠色發展試驗地、高原物種保護庫,動員廣大民兵和當地幹部群眾(zhong) ,共同保護好江河源頭,守護好藏北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為(wei)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第二屆“尋找最美河湖衛士”結果揭曉 西藏3人上榜
日前,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公布了第二屆“尋找最美河湖衛士”主題實踐活動結果,其中,西藏3人入選。 [詳細] -
西藏實施第二批大規模極高海拔生態搬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詳細] -
【新時代畫卷】西藏實施第二批大規模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