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藍天碧水織錦繡 綠染高原滿目新

發布時間:2023-06-06 09:28:00來源: 西藏日報

  6月5日,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2022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涵蓋水、大氣、土壤、生態、聲、輻射、森林、草地、濕地、生物多樣性等基本情況。公報顯示,2022年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ti) 保持穩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西藏堅持科學、依法、精準治汙,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白色汙染”治理等具有西藏特點的標誌性戰役,著力構建天地一體(ti) 化監測網絡和線上線下融合監管體(ti) 係,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成效明顯。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西藏越來越美。

  隨著天氣日益轉暖,高原迎來植樹好時節。近日,在拉薩市色拉寺娘熱溝2號片區,自治區有關(guan) 部門組織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開展光核桃種子點播造林技術現場培訓會(hui) ,手把手、麵對麵就光核桃生物學特點、種子處理技術要領、點播方式等進行詳細講解和示範指導,參與(yu) 培訓人員按照點播要點進行了試點播。

  多年來,西藏國土綠化、植樹造林均是以植苗造林為(wei) 主。2022年,西藏實施雨季人工點播科研示範項目,直接將種子埋於(yu) 土層,利用雨季造林黃金期,加緊開展點播等工作,播撒適宜生長的檸條、白榆、沙棘、側(ce) 柏等樹種。經監測,點播效果良好。

  今年,西藏將繼續實施人工種子點播這一突破性造林模式,並加以完善。2023年播種造林涉及拉薩市城關(guan) 區、堆龍德慶區、達孜區、曲水縣以及山南市貢嘎縣,播種建設任務9.7萬(wan) 畝(mu) ,計劃投資1552萬(wan) 元。

  種子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的適應性、生命力比種苗還要強大。

  “開展播種造林,有利於(yu) 形成綜合、穩定的森林係統,加快造林進程,降低西藏造林成本。”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胡誌廣表示。

  多年來,在無數雪域兒(er) 女的努力下,一顆顆種子、一株株樹苗在房前屋後、山坡灘塗生根發芽、茁壯生長。

  一幅幅山川增綠、天藍水清的優(you) 美圖景展現著多年來西藏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建設生態文明,關(guan) 係人民福祉,關(guan) 乎民族未來。黨(dang) 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li) 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近年來,全區上下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力度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2021年5月1日,《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正式實施。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鮮明提出,要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2022年,西藏嚴(yan) 格落實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印發實施《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規劃(2021-2035年)》,製定出台5年實施意見和年度工作方案,“條例為(wei) 保障、規劃為(wei) 藍本、意見為(wei) 指導、方案為(wei) 路徑”的高地創建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與(yu) 此同時,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牽頭組建自治區高地辦,統籌推進十大行動、53項年度重點任務、14個(ge) 重點支撐項目、4個(ge) 標誌性工程。經過一年努力,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創建6大類32項指標中,有11項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以來,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表決(jue) 通過、即將施行,西藏2023年第1號總林長令發布,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公開,“十四五”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規劃發布……為(wei) 西藏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製度支撐。

  目前,扮靚綠水青山的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西藏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成效顯著。

  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ti) 保持穩定,生態文明高地創建開局良好,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重要進展,自治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全麵啟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係列活動如期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一體(ti) 化聯動執法司法模式構建,西藏大學生態學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新時代新征程,全區上下將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讓良好生態成為(wei)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靚麗(li) 的發展底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