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那曲巴青縣拉西鎮次仁瓊宗二十多年含辛茹苦:用母愛撐起三個孩子的未來

謝偉 張曉明 趙書彬 王曉莉 萬靖 發布時間:2020-06-16 11:03: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次仁瓊宗,西藏那曲巴青縣拉西鎮13村村民。20多年來,她打過工,當過服務員,開過麻花店,始終堅持自主脫貧,在逆境中堅強扛起家庭的重擔;20多年來,她含辛茹苦將三個(ge) 子女送入大學校園,用母愛撐起家庭的希望,為(wei) 孩子們(men) 撐起一片新天地。

  “再困難也要讓孩子上學”

  20多年前,丈夫早逝,對於(yu) 30歲的次仁瓊宗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家裏沒有了依靠,沒有了經濟來源,所有困難都堆在了她一個(ge) 人身上,三個(ge) 年幼的孩子成為(wei) 她唯一的希望和動力。

  為(wei) 了生存,次仁瓊宗做過很多工作,在縣城招待所當過服務員,在停車場做過保安,甚至還在工地做小工,到處撿拾牛糞賣錢……即使這樣辛苦,一年收入也不過1.5萬(wan) 元,日子過得非常艱辛。

  隨著孩子們(men) 一天天長大,“上不上學”這個(ge) 問題讓次仁瓊宗心裏犯了難。周圍鄰居也出起了主意:“家裏這麽(me) 困難,還怎麽(me) 讀書(shu) ?讀書(shu) 又有什麽(me) 用?讓他們(men) 留在家裏,可以幫你挖蟲草、放牛放羊多好!”

  很長一段時間裏,次仁瓊宗經常徹夜難眠。她永遠記得自己小時候在巴青縣江綿鄉(xiang) 小學學習(xi) 的美好時光,雖然隻有短短一個(ge) 月,卻讓她一輩子都很懷念。由於(yu) 受當時牧區重男輕女落後觀念的影響,她離開了學校,幫助家裏放牧、做家務,然後嫁人、生小孩,一輩子沒能走出去。

  “不行!再困難也要讓孩子們(men) 上學,隻有讀書(shu) 才能改變命運,不能讓他們(men) 像我一樣沒文化,像我一樣過得這麽(me) 辛苦!”次仁瓊宗在心裏暗暗下定了決(jue) 心。

  “再苦再累都值得”

  為(wei) 了讓孩子們(men) 無憂無慮地上學,年複一年的辛苦勞作使次仁瓊宗的身體(ti) 越來越虛弱多病,但她從(cong) 來都不敢歇息。

  除了白天的工作,晚上,她還要克服關(guan) 節疼痛和視力障礙,趕製一些民族手工藝品賺錢。有時候,勞累和病痛交加,整天都起不了床,也舍不得花錢看病。鄰裏鄉(xiang) 親(qin) 都勸她到縣裏好好看看病,她卻說:“沒有什麽(me) 大問題,每天看到孩子們(men) 開心的笑臉,病痛就好了!”

  孩子們(men) 也特別懂事、孝順,寒假和暑假期間,除了幫助媽媽幹家務,在姐姐旺措的帶領下,還到縣城飯館、茶館裏打工;結算了工資首先給媽媽買(mai) 藥、買(mai) 營養(yang) 品。

  次仁瓊宗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她對孩子們(men) 說:“你們(men) 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xi) ,阿媽有辦法的,你們(men) 不要操心,隻要你們(men) 學習(xi) 好,我再苦再累都值得!”

  “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紮實推進,次仁瓊宗家在2015年被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從(cong) 縣裏到鎮裏、村裏都落實了一係列的幫扶政策,家裏4口人每年享受低保政策收入就有15129元,看病、上學費用全部報銷……次仁瓊宗肩上的擔子頓時輕鬆了不少。

  2016年,大女兒(er) 旺措考上了湖南信息職業(ye) 技術學院;2017年,二女兒(er) 次巴姆和小兒(er) 子次仁旺布也分別考上了天津中醫藥大學、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次仁瓊宗心裏感到特別欣慰。

  “每年僅(jin) 三個(ge) 孩子的學費和路費就需要3萬(wan) 多元,對於(yu) 我們(men) 家庭來說特別難,還好有黨(dang) 的好政策,這些費用全部報銷了。我經常教育孩子們(men) 不能忘了黨(dang) 的恩情,一定要好好學習(xi) ,將來做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次仁瓊宗說。

  看到孩子們(men) 有出息,次仁瓊宗更加有了動力。2019年,除了打工,她還參加了村婦女合作組織,組織經濟條件也不好的12名婦女成立了13村婦女麻花店,銷售麻花和油餅。

  通過國家的幫扶和自己的勤勞,2019年,次仁瓊宗家順利脫貧,年人均收入達到了1.4萬(wan) 餘(yu) 元。

  這一年,大女兒(er) 旺措也從(cong) 湖南信息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了,她放棄了在長沙工作的機會(hui) ,回到了媽媽身邊,準備參加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專(zhuan) 幹考試。旺措說:“媽媽為(wei) 了我們(men) 過得更好,付出了太多太多。回到家鄉(xiang) ,回到媽媽身邊,一方麵,想盡自己的能力建設家鄉(xiang) ,幫助更多的鄉(xiang) 親(qin) ;另一方麵,要好好照顧媽媽,讓她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如今,次仁瓊宗當上了村裏的“聯戶長”和婦聯副主席,成為(wei) 帶動困難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能人,用一顆感恩的心和實際行動回饋社會(hui) 。她說:“正是因為(wei) 有了黨(dang) 的惠民政策,我們(men) 家才重新燃起了希望,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讓村裏更多人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