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吹響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號角

杜玉波 發布時間:2020-10-26 15:54:00來源: 人民日報

  深化教育評價(jia) 改革,關(guan) 乎教育發展方向,關(guan) 乎黨(dang) 的教育方針的全麵貫徹,關(guan) 乎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以下簡稱《總體(ti) 方案》),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hui) 精神的重要舉(ju) 措,是新中國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教育評價(jia) 係統改革的文件。《總體(ti) 方案》的出台實施,對於(yu) 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完善立德樹人體(ti) 製機製,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引導全黨(dang) 全社會(hui) 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具有重大意義(yi) 。

  具有突出的時代性、係統性和針對性

  教育評價(jia) 改革是一項世界性、曆史性、實踐性難題,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體(ti) ,牽一發而動全身。《總體(ti) 方案》針對教育評價(jia) 的突出問題作出精準設計,從(cong) 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群眾(zhong) 關(guan) 切、社會(hui) 關(guan) 注的問題入手,著力破除不科學、不合理的教育評價(jia) 導向和做法,對學校不再簡單以升學率來評價(jia) ,對教師不再簡單以考分排名來評價(jia) ,對學生不再簡單以考試成績來評價(jia) ,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對用人不再簡單“唯名校”“唯學曆”是舉(ju) 。

  針對黨(dang) 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hui) 五類關(guan) 鍵主體(ti) ,分類設計,充分考慮不同教育領域、不同學段、不同對象的特點,提出相關(guan) 改革思路、措施和實施路徑。緊扣舉(ju) 措落實落地作出統籌設計,堅持長遠結合、穩步推進,提出“兩(liang) 步走”的改革目標,同時強調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類學校要狠抓落實、加強專(zhuan) 業(ye) 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等,努力做到上下結合、左右結合、內(nei) 外結合,確保改革形成合力。《總體(ti) 方案》這些政策設計體(ti) 現了攻堅克難的決(jue) 心,做到了目標導向與(yu) 問題導向相結合,具有突出的時代性、係統性和針對性。

  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wei) 主線

  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總體(ti) 方案》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wei) 主線,貫穿於(yu) 教育評價(jia) 改革各項任務始終。

  在學校評價(jia) 上,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wei) 根本標準,將落實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加強和改進學校黨(dang) 的建設以及黨(dang) 建帶團建隊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等作為(wei) 重要評價(jia) 內(nei) 容,堅決(jue) 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麵辦學行為(wei) 。在教師評價(jia) 上,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wei) 第一標準,把師德表現作為(wei) 教師資格定期注冊(ce) 、業(ye) 績考核等的首要要求,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在學生評價(jia) 上,堅持以德為(wei) 先、能力為(wei) 重、全麵發展,堅持麵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完善德育評價(jia) ,強化體(ti) 育評價(jia) ,改進美育評價(jia) ,加強勞動教育評價(jia) ,嚴(yan) 格學業(ye) 標準。這些舉(ju) 措都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了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的任務要求,有利於(yu) 促進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加快形成。

  形成破立結合、全麵發力的舉(ju) 措

  “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嚴(yan) 重違背教育規律、人才成長規律,是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總體(ti) 方案》緊扣破除“五唯”,妥善處理“破”與(yu) “立”的辯證關(guan) 係,形成一整套破立結合、全麵發力的改革舉(ju) 措。

  比如,破除“唯升學”,堅決(jue) 糾正片麵追求升學率傾(qing) 向;破除“唯帽子”,不得把人才稱號作為(wei) 承擔科研項目、職稱評聘、評優(you) 評獎、學位點申報的限製性條件,體(ti) 現的是改進結果評價(jia) ,扭轉功利導向。完善過程性考核與(yu) 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ye) 考評製度,改進高校教師科研評價(jia) ,探索長周期評價(jia) 等,體(ti) 現的是強化過程評價(jia) ,尊重客觀規律。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jia) ,在對省級政府評價(jia) 上,既評估最終結果,也考核努力程度及進步發展;在學生評價(jia) 上,要求探索開展學生各年級學習(xi) 情況全過程縱向評價(jia) ,體(ti) 現的是探索增值評價(jia) ,挖掘發展潛能。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考試內(nei) 容體(ti) 係,逐步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為(wei) 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等,體(ti) 現的是健全綜合評價(jia) ,力避片麵傾(qing) 向。4個(ge) 評價(jia) 有機統一,構成一個(ge) 整體(ti) ,形成全新的評價(jia) 理念和方法,係統構建起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jia) 製度和機製。

  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這是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立足中國實際解決(jue) 中國教育問題的一次重大製度突破和體(ti) 製創新,充分彰顯了中國智慧,展現了中國自信。相信《總體(ti) 方案》的出台實施,必將顯著提升我國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邁出有力步伐。(作者:杜玉波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