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高校就業交出暖心成績單

發布時間:2020-10-26 16: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適應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北京中關(guan) 村科學城舉(ju) 行麵向大學畢業(ye) 生的網絡“雲(yun) 招聘”。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wan) 戶。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穩就業(ye) ”“保就業(ye) ”作為(wei)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首要內(nei) 容,被放到突出位置。其中,解決(jue) 今年870多萬(wan) 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問題,更是被作為(wei) 經濟工作和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在這個(ge) 抗擊新冠疫情特殊的就業(ye) 季裏,政府部門、高校、用人單位和全社會(hui) 攜手努力,全力以赴做好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金秋時節,根據近日教育部發布的消息,各方共同努力,使得今年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交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就業(ye) 成績單。

  數字經濟釋放市場性崗位

  市場經濟環境下,提升就業(ye) 根本上要靠激發經濟活力,增加對勞動力需求的總量。新冠疫情衝(chong) 擊之下,人們(men) 在看到傳(chuan) 統業(ye) 態受到影響,呈現萎縮局麵的同時,也欣喜地看到“互聯網+”“智能+”正引領“數字經濟”迅速崛起為(wei) 強勁的新動能,正所謂“於(yu) 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順應方興(xing) 未艾的“數字經濟”轉型大潮,接受並完成某階段高等教育的廣大青年學子正在成為(wei) 弄潮兒(er)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應屆生就業(ye) 市場景氣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應屆大學生就業(ye) 景氣指數逐月攀升,新基建行業(ye) 成為(wei) 新的就業(ye) 增長點。該機構此前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報告》預測到今年底,新型基礎設施中信息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核心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417萬(wan) 人,這為(wei) 擁有相關(guan) 學曆,有計算機、自動化和電子信息專(zhuan) 業(ye) 背景的畢業(ye) 生提供了空前廣闊的舞台。

  提升就業(ye) 就要盡可能消除信息不對稱,提高供需匹配度,加強勞動力就業(ye) 市場和公益就業(ye) 服務機構自身建設,注重搭建高效就業(ye) 服務平台,提高就業(ye) 服務水平。在疫情防控之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全麵向線上轉移。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今年2月,教育部與(yu) 9大社會(hui) 招聘機構聯合推出的“24365校園網絡招聘服務”,到9月底已提供崗位信息1520多萬(wan) 條,累計注冊(ce) 畢業(ye) 生約670萬(wan) 人次,投遞簡曆超過3700萬(wan) 人次。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直接舉(ju) 辦專(zhuan) 場網絡招聘活動達40場,累計提供各類崗位540多萬(wan) 個(ge) 。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廣泛開展網絡招聘。據不完全統計,從(cong) 今年3月以來,各地和全國高校日均舉(ju) 辦網絡招聘活動2000場左右,總數超過20萬(wan) 場。教育部會(hui) 同衛健委指導各地各高校按照“科學有效防控、安全有序招聘”的原則,適時恢複本地高校校園招聘活動。6月初以來,全國累計舉(ju) 辦近萬(wan) 場線下招聘活動。

  近日,2020年全國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活動周落下帷幕,今年是全國“雙創”活動周舉(ju) 辦5周年。以“創新創業(ye) ”帶動“就業(ye) ”是舉(ju) 辦“雙創”活動周的一大初心,在防控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今年“雙創”活動周無疑在推動就業(ye) 方麵特別是大學生就業(ye) 方麵被賦予了更大使命,承載著更多期待。據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今年“雙創”活動周展示了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獨特作用和突出成效,從(cong) 6月開始,各地圍繞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舉(ju) 辦了豐(feng) 富多彩的“雙創”活動周預熱活動,其中多部門聯合舉(ju) 辦的“雙創”示範基地創業(ye) 就業(ye) “校企行”活動帶動大學生就業(ye) 人數超過20萬(wan) 。

  政策性崗位吸納超總數三成

  疫情突襲之下,經濟活動因防控而急劇受限,僅(jin) 依靠市場自我調控將會(hui) 引發一係列問題,其中包括經濟下行導致企業(ye) 經營困難,進而衝(chong) 擊就業(ye) 市場。這就要充分發揮有為(wei) 政府的體(ti) 製優(you) 勢,通過出台相關(guan) 政策,讓“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在保障社會(hui) 就業(ye) 尤其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方麵,相關(guan) 部門紛紛推出應對新政,不斷健全完善促就業(ye) 政策體(ti) 係。

  王輝表示,在促進今年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方麵,教育部會(hui) 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20多個(ge) 部門出台了30餘(yu) 項政策措施。具體(ti) 來說,包括6大類。在增加升學機會(hui) 方麵,出台了碩士研究生、專(zhuan) 升本、第二學士學位麵向國家戰略和民生發展急需專(zhuan) 業(ye) 擴招的政策。在擴大基層就業(ye) 方麵,出台了擴大“特崗計劃”“三支一扶”招錄規模、擴大城鄉(xiang) 社區和基層醫療就業(ye) 崗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就業(ye) 等政策。在挖掘崗位供給方麵,出台了加大公務員、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擴大畢業(ye) 生招錄規模和扶持新就業(ye) 形態等政策。在促進企業(ye) 穩崗擴就業(ye) 方麵,出台了減免和緩繳社保費、返還失業(ye) 保險費、發放各類就業(ye) 補貼等政策。在參軍(jun) 入伍方麵,出台了加大升學優(you) 惠力度、優(you) 化體(ti) 檢標準、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此外,在職業(ye) 資格條件方麵,出台了教師等職業(ye) 資格“先上崗、再考證”等政策。這些實招,大大增加了工作機會(hui) 總量,尤其是促進了政策性崗位的供給。據統計,截至9月1日,今年政策性崗位已吸納280多萬(wan) 畢業(ye) 生就業(ye)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多萬(wan) 。

  打開招聘網站,人們(men) 可以看到一批院校如福建三明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沈陽化工大學等麵向今年應屆畢業(ye) 生公開招聘科研助理的信息。科研助理崗位主要負責實驗室耗材、試劑、儀(yi) 器的訂購,賬務的報銷,項目資料的歸檔和整理,同時做一部分實驗。這是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根據今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發布的相關(guan) 文件進一步開發的崗位,旨在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相關(guan) 崗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由此,相關(guan) 機構千方百計挖掘潛力,為(wei) 大學畢業(ye) 生提供工作崗位的努力程度可見一斑。

  新冠疫情衝(chong) 擊之下,國有企業(ye) 招聘員工、吸納就業(ye) 是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ye) 人類資源開發、儲(chu) 備、應用與(yu) 承擔社會(hui) 責任雙重目標的高度統一,其挖掘提供的就業(ye) 機會(hui) 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崗位性質。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今年招聘新員工就是如此。該公司副總經理楊省世介紹說,作為(wei) 全球最大水電開發運營企業(ye) 和中國最大清潔能源集團,長江三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今年累計招聘2020屆高校畢業(ye) 生1744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244人,增幅超過200%。

  攜手發力精準幫扶重點群體(ti)

  今年是決(jue) 勝全麵小康、決(jue) 戰脫貧攻堅之年,幫扶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大學畢業(ye) 生實現就業(ye) ,助力其和家庭邁入全麵小康是優(you) 先實現的目標,為(wei) 此,政府部門、高校等積極開拓各種途徑。王輝將相關(guan) 做法總結為(wei) “5個(ge) 專(zhuan) ”。一是專(zhuan) 項政策,專(zhuan) 門出台了升學培訓、政策崗位、專(zhuan) 場招聘、精準服務、對口幫扶等舉(ju) 措。二是專(zhuan) 項計劃,麵向貧困畢業(ye) 生實施“普通高校專(zhuan) 升本專(zhuan) 項計劃”,單列計劃、單獨錄取。三是專(zhuan) 場招聘,教育部持續舉(ju) 辦“貧困畢業(ye) 生專(zhuan) 場招聘活動”,直接提供崗位近20萬(wan) 個(ge) ,向貧困生手機發送崗位信息28萬(wan) 多條。四是專(zhuan) 人幫扶,要求高校建立重點幫扶台賬,實行“一人一檔”“一人一策”,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ye) 服務。五是專(zhuan) 門推薦,會(hui) 同社會(hui) 招聘機構實施精準化服務,利用大數據技術重點服務來自未“摘帽”貧困縣的高校畢業(ye) 生。

  高校作為(wei) 促進畢業(ye) 生就業(ye) 的主體(ti) 之一,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推出助力貧困家庭畢業(ye) 生的精準幫扶措施。陝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介紹說,該校建立就業(ye) 兜底“蓄水池”,全麵掌握貧困家庭、身體(ti) 殘疾、建檔立卡、未摘帽貧困縣等各類畢業(ye) 生情況。構建“一生一策”幫扶機製,每生一個(ge) 幫扶聯係人、每天更新幫扶台賬,形成“專(zhuan) 門研討、專(zhuan) 項幫扶、專(zhuan) 場招聘、專(zhuan) 業(ye) 指導”的有效幫扶體(ti) 係。到9月底,該校為(wei) 2020屆各類困難群體(ti) 畢業(ye) 生發放求職補貼240萬(wan) 元。同時,該校為(wei) 靈活就業(ye) 等新形式就業(ye) 的學生提供校級聯絡機製,查實就業(ye) 狀態,確保就業(ye) 數據真實、可靠。

  新冠疫情影響之下,湖北高校畢業(ye) 生和湖北籍的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情況,無疑是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根據統計,今年上述兩(liang) 類畢業(ye) 生總數約82萬(wan) ,教育部對他們(men) 給予重點關(guan) 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出台了中央加地方協同推進的幫扶政策。據王輝介紹,這些政策主要包括幾個(ge) 方麵。一是支持政策傾(qing) 斜。在教室“特崗計劃”、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和大學生征兵、公務員、事業(ye) 單位招錄、國有企業(ye) 招聘等方麵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和名額傾(qing) 斜。二是開展對口幫扶。教育部啟動了全國高校與(yu) 湖北高校“一幫一”行動,共有124所高校與(yu) 湖北高校結對子幫扶,已經幫助了1.3萬(wan) 名湖北畢業(ye) 生實現了就業(ye) 。第三,加強就業(ye) 服務。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對湖北籍畢業(ye) 生納入重點幫扶台賬,采取“一人一策”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這些強有力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據統計,截至9月初,湖北高校和湖北籍畢業(ye) 生的就業(ye) 總體(ti) 保持穩定。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