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親子互動“菜單”讓孩子收獲幸福感
“這個(ge) 假期我的學習(xi) 壓力沒那麽(me) 大了,和小夥(huo) 伴、爸媽交流的機會(hui) 更多了。”上海奉賢的七年級少先隊員連安琪,利用寒假牽頭組建了樓組混齡小隊,和社區小朋友一起居家做兩(liang) 操、參與(yu) 社區微更新。
“雙減”後的第一個(ge) 寒假如約而至,如何讓擺脫了各類補課的學生過一個(ge) 安全又充實的寒假,成為(wei) 團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近期的工作重點之一。上海少先隊結合“15分鍾社區少先隊幸福圈”工作,推出係列親(qin) 子互動“菜單”,讓少先隊員在社區生活、職業(ye) 體(ti) 驗、體(ti) 育鍛煉等活動中收獲幸福感。
從(cong) 作業(ye) 中“放”出來的孩子走進社區
“今年女兒(er) 不用上輔導班了,她喜歡的活動都可以去玩。社區裏也有少先隊組織,家門口就有不少有意義(yi) 的活動可以參與(yu) 。”上海普陀長壽路街道的四年級少先隊員吳亦平的媽媽告訴記者,過去出於(yu)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她“隨大流”給女兒(er) 報培訓班,孩子在節假日也不得不埋頭學習(xi) 。而現在孩子有更多機會(hui) 參與(yu) 家門口的社會(hui) 實踐,她也對孩子有了新認識。
對吳亦平來說,“雙減”帶給她的是展示才藝和交到更多朋友的機會(hui) 。在剛剛過去的學期裏,她多次參加學校和區裏的演出、演講活動。寒假開始後,社區成了她的新舞台,通過組建樓組混齡小隊,她帶領社區的同學發揮特長、參與(yu) 疫苗接種宣傳(chuan) 。吳亦平的媽媽也擔任了一次誌願輔導員,陪孩子參加社區少先隊改造樓道活動,“看著圖紙自己動手搭書(shu) 架、美化牆壁,雖然天氣冷,但孩子們(men) 很有熱情,我也很欣慰。”
家住上海閔行康城小區的王斐斐是一家公益組織的負責人,身為(wei) 一年級孩子的家長,她覺得“雙減”後,孩子們(men) 的生活回歸到了快樂(le) 本源;社區少工委還為(wei) 孩子們(men) 在一幢居民樓的樓頂專(zhuan) 門布置了“紅領巾苗圃”,供孩子們(men) 按小隊認領。“城市裏的孩子對蔬菜生長過程不了解,有了這個(ge) 苗圃,孩子們(men) 參加社會(hui) 實踐和科普活動的機會(hui) 更多了。”寒假開始後,王斐斐還和社區少工委對接,帶社區裏的少先隊員體(ti) 驗垃圾分類工作。孩子們(men) 通過采訪保潔員、環衛工人、居民等,了解垃圾分類的全過程,寫(xie) 出觀察報告。
有了空閑時間,來次職業(ye) 體(ti) 驗
上海楊浦的五年級少先隊員龔瑀今年終於(yu) 有了“屬於(yu) 自己的寒假”,不用上補習(xi) 班的他每天打卡“居家實踐”:網購生活用品和食材準備午餐,幫父母分擔家務。在江浦路街道的睦鄰中心,他還參加了社區少先隊親(qin) 子繪本閱讀、消防員職業(ye) 體(ti) 驗等活動。
“在居委會(hui) 安排下,消防員手把手教孩子們(men) 操作消防器材,讓他們(men) 體(ti) 會(hui) 到了消防員的不容易,也學會(hui) 了如何應對緊急情況;親(qin) 子閱讀活動的內(nei) 容貼近生活,孩子們(men) 看了很有感觸。”龔瑀的媽媽王珺感受到,通過參加社區少先隊活動,兒(er) 子的知識麵拓展了,也懂事了很多。
在團上海市委、市少工委的號召下,健康急救類公益組織也積極行動起來,這個(ge) 寒假,他們(men) 投身“15分鍾社區少先隊幸福圈”,發起醫學科普校外課堂項目,邀請外科專(zhuan) 家為(wei) 少先隊員科普手術室的發展階段、講解醫療器械的工作原理,並設置了手術器械剝雞蛋、打外科結等環節,讓少先隊員獲得“沉浸式”體(ti) 驗。
帶兒(er) 子參加活動的家長王女士認為(wei) 這是一次很棒的體(ti) 驗,“不僅(jin) 讓孩子了解了醫生的日常工作,還在孩子心裏埋下了理想的種子,他在作文裏寫(xie) 道‘以後想考臨(lin) 床醫學、當醫生’。”
在鏡頭、熒屏裏找到“幸福圈”
徐匯區淩雲(yun) 街道七年級少先隊員朱宸,這個(ge) 寒假終於(yu) 有時間打卡“紅領巾獎章”:寫(xie) 春聯;照著英語課本上的內(nei) 容做司康餅;帶著爸爸媽媽一起玩自己“發明”的卡牌遊戲、讀課外書(shu) ……朱宸的媽媽陳女士感受到,“雙減”以後,孩子作業(ye) 少了,家長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親(qin) 子之間交流更多了。
陳女士覺得,改善親(qin) 子關(guan) 係有助於(yu) 緩解家長對孩子學習(xi) 表現的焦慮,“過去的周末,大人休息他補課,時間總是衝(chong) 突。現在孩子願意和我們(men) 分享學校裏的事情、與(yu) 社區小夥(huo) 伴參加活動的情況,我們(men) 能感受到他的學習(xi) 上進心,也鼓勵他更多和同學交流、去外麵走走看看。”
寒假期間,親(qin) 子能一起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打開“萌動上海”微信公眾(zhong) 號,進入音頻專(zhuan) 區,便“跨”入了在線少先隊幸福圈,隊員們(men) 可以直接點擊學習(xi) “視力不下降”“體(ti) 重不上升”“自護小達人”“心靈守護家”等專(zhuan) 題內(nei) 容;家長點開“萌娃爸媽成長營”,則能收獲“名校長大講堂”“爸媽必修課”“親(qin) 子好時光”等小貼士。這些內(nei) 容都屬於(yu) 上海市少工委聯合喜馬拉雅平台推出的“‘雙減’寒假不孤單親(qin) 子幸福好時光”音頻小課堂。
寒假的熒屏也熱鬧非凡。團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與(yu) 小熒星合作,推出了2022《成長嘉年華·熒屏冬令營》寒假特別節目,聚焦“雙減”背景下“15分鍾社區少先隊幸福圈”的特色做法和創新經驗,展示一線少先隊員的幸福生活。上海市少工委還依托“雛鷹杯”紅領巾新聞評論員挑戰賽,通過寒假微視頻征集,鼓勵孩子不做“躺平”一族,有意識地製訂寒假計劃,展現少年兒(er) 童留滬過年以及寒假的幸福生活。截至目前,近2000名隊員上傳(chuan) 分享了他們(men) 寒假期間的幸福時光。
團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15分鍾社區少先隊幸福圈”打通了“雙減”後學校、家庭和社區之間的壁壘,形成校內(nei) 外互為(wei) 補充、有機聯動,少先隊員普遍受益的少先隊社會(hui) 化工作新局麵,既滿足“雙減”政策落地後少先隊員的教育需求,緩解家長的教育焦慮,也拓展了少先隊員社會(hui) 化成長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援藏教師潘傑:打造多彩的思政課
援藏教師潘傑帶著學生在青稞地裏上思政課。[詳細] -
全麵小康 一起幸福丨青稞地裏的思政課,上海教育援藏的新探索
今年以來,上海援藏教育工作隊攜手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多次組織師生開展“青稞地裏的思政課”學習實踐活動,從春耕到秋實,從播種到收割。[詳細] -
上海首個球場俱樂部交流對抗賽事揭幕 青少年高爾夫球隊成立
公益巡回賽是以上高協校園高爾夫球公益計劃為公益性體現的上海市球場俱樂部的公益巡回賽,賽事全年12站比賽,其中11站單循環四人四球比洞賽,1站個人比杆賽。[詳細]